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正式上线,首期展示50余个历史建筑变迁过程(内有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3-06-13 16:32

摘要: 生动呈现了上海近代开埠至新时代180年来城市发展的图景。


6月13日,“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正式上线,首期推出1000多份档案。市民可以随时畅游这个城市记忆数字空间,跟着档案认识、发现上海,感知这座城市的过往和现在,收获更多数字档案文化体验。

据了解,该平台以十余幅不同历史时期的馆藏地图为基底,生动呈现了上海近代开埠至新时代180年来城市发展的图景。平台首期主要聚焦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交汇处及周边区域,展示了50余个重要历史建筑的变迁过程,其中既有法邮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等20余座外滩沿线建筑;也有百老汇大厦、上海邮政大楼等虹口北外滩建筑;城隍庙、人民广场、旧工部局大楼、外白渡桥、四大公司、南京东路等城市地标;更有中共一大会址等14个红色旧址。通过点击阅读档案,可以跨越时空界限,足不出户了解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居住在其中的人,深入感知这座中国最早现代化的城市、红色之城、人民之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是一座可以自由探索、发现城市奥秘的知识宝库。通过档案关键词,平台能自动生成每座建筑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如同血管经络一般,把建筑、历史事件以及身处其中的人通过数字人文工具串联起来,让埋藏在档案中的隐秘历史通过数字技术清晰呈现,也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有机生命体”变得更加鲜活。


依托近年来市档案馆倾心打造的《跟着档案看上海》等研究成果和丰富的馆藏档案构建的多维度数据库,平台还通过配音、配乐等创建生成流媒体短篇故事,供市民或学生群体学习了解相关城市历史。首期将推出《党在这里诞生》《人民广场的变迁》《老城记忆——城隍庙》等多个故事。未来平台将定期推出新故事,让广大市民一起跟着档案,细细品味,观察洞悉上海的前世今生。


市档案馆表示,期待有更多机构能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共同构建起一个广大市民群众能亲近、可参与、有收获的“数字家园”。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条件下,平台还将开放社会公众参与建设的渠道,添加内容信息、对平台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未来,将有更多区域被持续点亮,建筑点位不断增加,成为上海的“城市记忆共同体”。


头图为数字人文平台。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罗菁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征程新奋斗|杨浦区建筑业管理事...

记录城市之变,见证发展脚步!“人...

发展个别名店小店匠人高手,与南京...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