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从宝山检察院获知,由宝山检察院联合区公安局、区税务局设立的上海首家涉税刑事案件公检税协作配合办公室(下称办公室)自2022年3月成立以来,已助力办理涉税刑事案件171件。
据介绍,办公室推动了检察、公安、税务合署办公、合力办案,由区检察院和区公安分局采用“轮派制”派员至办公室担任联络员,区税务局指派工作人员常驻办公室,为推动涉税犯罪打击与预防提供制度依据。
依托办公室线索发现、抄送和立案监督机制,宝山检察院加大对“涉税”行政执法案件监督力度,发现虚开发票犯罪线索6条,均移送公安立案侦查并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检察官在办公室日常运作中发现,上海某贸易公司向宝山等地大量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上亿元,随即通过办公室与区税务局沟通案情。经区税务局技术分析,发现与该企业关联的还有24家企业,检察官建议将案件移送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后经审计,涉案企业共计74家,对外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5702份,票面金额合计4.7亿余元。
依托不起诉后行政衔接机制,宝山检察院对不起诉的涉税案件同步开展行政处罚必要性审查,共向区税务局移送12起案件,相关单位均已接受行政处罚。如,在办理凌某某、洪某某等6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过程中,考虑到涉案三家公司虚开税款数额较小,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且已补缴税款,区检察院对三家单位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向税务部门提出检察意见,依法建议对三家公司予以税务行政处罚,税务部门如期予以回复,决定对三家公司处以罚款并加收滞纳金,有效维护了税收征管秩序。
在办理彭某某等4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发票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税务机关在开展开户业务、代开监管、员工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代开业务审核力度不够,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遂在办案同时深入开展调研,对存在的管理漏洞进行梳理,并向本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代开单位——两区税务局,制发2份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加强代开业务流程管理、健全落实单位内部监管,强化税源监控。相关部门均已按期回复,并承诺做出整改措施。
同时,宝山检察院积极延伸检察职能,精准助推涉税溯源治理,通过开展常态化涉税犯罪预防宣传,形成涉税犯罪打击与治理闭环。联合区税务局共同梳理企业常见的财务纳税等刑事法律风险点,做出提示和防控;联合公安分局多次开展涉企刑事政策宣传,把法律服务搬到企业“家门口”。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