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技术改码改变手机保修时间,一男子骗取了官方维修店大量崭新正版屏幕、主板、电池等零配件并免除了维修费!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黄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退出赃款发还被害单位,扣押在案的工具予以没收。
黄某开了一家手机店,平时主要做些买卖、维修手机的生意。偶然一次机会黄某发现了查询符合保修条件的手机电池码、屏幕码和主板码的方法,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商机:可通过查询数据或者扒数据的方式结合技术改码,从而制造“克隆机”实现“以假充真”,进而免除维修费从中赚取差价或骗取大量原装配件。
遇到客户委托自己维修超过保修期的华为手机时,黄某便开始利用起了该服务。为了能通过华为售后服务中心对于手机真实性(相同型号、颜色、内存)的审核,黄某查询到符合保修条件的手机关键物料编码后,通过技术手段“改码”,使送修手机形式上符合保修要求,从而套用他人手机名义进保维修。
但摆在黄某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拆卸过的手机有可能会被发现进而被拒绝维修,该怎么骗过店员的眼睛呢?碰到有些审核不严的门店,黄某会安排专人将不符合保修条件的手机,送至本市及外省市的华为售后服务中心维修。有时候黄某甚至会故意砸毁手机后盖,避免被看出拆机的痕迹。为了能最大限度获取利益,黄某还会塞给店员一些好处费,让其帮助自己故意放任不符合保修条件的手机送修。
但“好景”不长。2022年6月,公安机关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人通过使用“非法查码工具”,侵入华为售后维修服务系统并获取用户数据,将过保、故障手机伪造成全新在保手机,向华为售后服务门店骗取全新手机零配件或者更换全新手机。根据后台查码数据,被告人黄某很快进入警方的视野。
经查,2021年至2022年,被告人黄某为牟取非法利益,非法查询他人符合保修条件的华为手机编码,进行技术改码后冒用他人手机名义,自行或者安排专人将实际不符合保修条件的手机送至售后服务中心进保维修,通过买通华为售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某(另案处理)等人不报、瞒报手机被拆卸的情况或者利用门店审查不严的漏洞,骗取更换手机屏幕、主板、电池等零配件。
截至案发,被告人黄某非法查码并进保维修骗取的手机零配件共计人民币42万余元。审理期间,被告人黄某的家属代为退出全部赃款。鉴于被告人黄某自愿认罪认罚,已全额退赃,最终被判处前述刑罚。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