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看上海|让英烈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红色“火种”,上海市英烈公祭城市定向活动举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3-09-30 17:13

摘要: 让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

9月30日是国家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人民不会忘记”烈士纪念日主题祭扫活动暨上海市英烈公祭城市定向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举办。来自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以及上海民办南模中学的100多名中学生参与了此次祭扫定向活动。


活动在龙华革命纪念地启动。记者在现场看到,礼兵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全体学生面向龙华墙,手持菊花,低头静立,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三鞠躬。


随后,定向活动正式开始。100多名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打卡任务,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拿着活动任务书在园区内寻找点位打卡,参与各点位的任务与游戏,和小伙伴一起探索,开启脑力与体力的较量。


根据活动任务书,来自上海民办南模中学的6名六年级学生快速来到了龙华碑苑《且为忠魂舞》大型烈士雕群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学生们每人一句,吟诵着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该雕塑以龙华烈士为原型,引用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诗词中的意境,采用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揭示了“死难烈士永生”的主题,以表达对革命先烈、民族英雄与前辈楷模的哀思与怀念。


同学们在《且为忠魂舞》大型烈士雕群前吟诵。劳动报记者王嘉露 摄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最后的任务中,学生们在龙华监狱遗址区内找到了这首张恺帆床铺上的七绝诗。这首《狱中诗》将桃花与革命先烈的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浓烈奔放的桃花被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对英雄烈士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好他们的精神。


此外,在龙华烈士纪念馆内,同学们通过观看实景照片、历史文物和“龙华二十四烈士”英雄事迹,深刻地了解真实历史中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在烈士墓区,学生们为革命烈士敬献鲜花,俯身用白毛巾擦拭墓碑,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对英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庄严的洗礼。


“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用勤奋和刻苦去创建祖国更加更好的未来。”来自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的杨艾来告诉记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将努力学习,勇敢逐梦,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每年的清明和烈士纪念日,我们全家都会来龙华烈士陵园祭扫家人、缅怀先烈。曾经英烈们前赴后继,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当天,前来祭扫的市民徐先生看到了学生们正在参与祭扫定向活动说,“期待他们能够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奋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头图为同学们俯身用白毛巾擦拭墓碑。主办方供图


摄 影:王嘉露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76年后,她们终于见到了父亲身穿...

国庆看上海|让英烈精神在青少年心...

致敬先烈,缅怀英雄!上海76处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