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六届进博会|核心区域供电可靠性达99.999%!进博会智慧保电有这些“黑科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3-10-31 17:47

摘要: 在多种智慧保电手段的护航下,今年进博会核心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已达99.999%以上。

精彩进博会,少不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10月31日,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处了解到,在多种智慧保电手段的护航下,今年进博会核心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已达99.999%以上。


一张屏实现“全感知”


在国网上海电力进博前线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电缆沿线部署的振动监测、智能井盖等装置正在对电缆通道路面振动状况、电缆工井气体含量等参数进行全面监测,实时显示着振动频率、气体含量异常等情况,变电站、配电站部署的电站辅控和巡检机器人对电站主设备运行状态开展24小时监测+机器人工单式巡检,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经分析研判后第一时间上报电站异常监测信息……


依托近年来在电网、设备、装备、人员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的成果,国网上海电力顺利完成进博会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6.0版迭代升级。该系统将国网上海电力的30余套源端系统集成于“一张屏”,实现保电区域“设备智能化、业务工单化、管理数字化”。


正在执行保电任务的一线人员。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通过智慧保电6.0系统,我们可以随时查看电网运行情况。我们以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标准为基础,建立了以设备静态参数、运行动态数据以及站房重要性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对站房内或线路上的每一台主设备进行评价,为站房巡视及运维策略进行智能决策。”国网上海青浦供电公司变电(配电)二次运检班李雅晴介绍说,如今在进博保电中,电网的智能指挥水平和运维效率均得到了大大提升。


今年,国网上海电力还首次应用了电力AI辅助决策系统,依托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贯通各类基础数据及评价模型,实现配网管理高智能、高自主、高效能。


机器人“特种兵”上线


复杂的带电作业,机器人也能上。在国网上海电力进博会资源供应保障基地内,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台配网带电作业的“特种兵”。


启动、升高、开始工作……整个过程中,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更换不同的工具,就添加了各种功能,可以在高空自主完成剥线、抓线、双臂协同穿线等操作,显得非常精巧灵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传统的人工带电作业相比,机器人降低了工作强度,保障了人身安全,降低了停电事故率,还有效提升了作业的质量、效率和供电可靠性。不仅如此,记者眼前的这台机器人还是“升级版”,采用了大负载的机械臂,尺寸更加紧凑,更适合复杂业务场景。


说到机器人,此次保供电中还应用上了“狭小空间气体探测机器人”,可水陆两栖运行,集成多种传感器,具备综合探测能力。


除此之外,“预制式智慧配电站”也是首次上岗。该配电站看上去不过一个集装箱大小,却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新型数字驾驶舱技术,可构建透明低压配电网,实现电气设备和环境设备各类运行数据和状态量的监测。


加大巡查确保主网“零缺陷”


为确保进博会主网以“零缺陷”健康状态投入保电实战,国网上海电力还组织对保电涉及的重要场所、重点线路完成四轮设备特巡和带电检测工作,累计巡查线路(电缆)8082条次,总计3.16万余公里;巡视变配电站3687座次,排查治理隐患105处。


各种保障车辆。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在进博会重要保电时段内,5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256个党员责任区、250个党员示范岗、3个临时党支部、32支共产党员突击队将覆盖全部重要站点和核心工作岗位;2400余名专业人员将对保电重要站点以及线路、杆塔和电缆工井等重要设施开展值守和不间断巡视;全市范围内三重抢修保障圈的近30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873台各类专业车辆将24小时待命,竭力保障全市安全用电。



头图为带电作业机器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老街坊如何焕发新活力?“大家微讲...

全国劳模奖章收藏入馆,传承劳动铸...

新征程新奋斗|杨浦区规划资源局综...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