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0份外卖中屡屡发现头发、钢丝,这3年来为何“倒霉”的总是她?偶然发现的“生财之道”,让女子3年敲诈商家数千元。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相某犯敲诈勒索罪,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相某初中毕业后,一直打零工为生。2021年初,相某在某线上买菜APP点了一份熟食,但拿到手品尝时,却在里面吃出了一根牙签。生气的相某随即找到客服投诉,很快便收到了这笔熟食的退款以及1000元的赔偿。“原来从食物中吃出异物向客服投诉,不仅能吃霸王餐,还能拿到一笔赔偿。”这次的遭遇反而为相某提供了一个赚些零花钱的“灵感”。
相某决定如法炮制。此后,相某在“美团”“饿了么”APP上点外卖后,会先吃掉大部分,然后故意放一些头发、铁丝或者塑料片等异物进去。在向商家发完照片投诉后,相某则要求商家退款,并声称要按照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多倍赔偿。据相某回忆,自己碰到的很多商家都会选择赔偿一定钱款来息事宁人。如果遇到不愿意赔偿的商家,相某则威胁商户自己要拨打12315投诉,并要求商家及时转账。
纸终究保不住火。2023年6月,“美团”工作人员在进行后台数据整合时,发现有人多次以食品安全(例如食品中有头发、钢丝等杂物)等问题为由在平台上联系商家,同时还向平台投诉,要求订单退款以及赔偿。察觉到异常的工作人员随即向警方报案。
经查,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被告人相某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下单后,在收到的外卖食品里投放异物并拍下照片,反馈给平台和对应商家,以不赔偿就对商家进行投诉相威胁,先后对多家店铺进行敲诈勒索,并对“美团”平台索赔,共计3000余元。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相某最终被判处前述刑罚。
检察官提醒:本案被告人正是抓住了商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知道大多数商家会选择息事宁人,便无中生“异物”,以此进行敲诈勒索。面对有敲诈勒索嫌疑的消费者,商家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同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