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公司为何涉及大量民事纠纷?上海侦破汽车金融领域系列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虚开发票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3-12-22 21:44

摘要: 空壳公司为何涉及大量民事纠纷?上海侦破汽车金融领域系列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虚开发票案。

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为何会涉及大量民事纠纷?这引起了警方的关注。近期,在公安部的指挥部署下,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成功侦破汽车金融领域系列贷款诈骗、合同诈骗、虚开发票案,在全国8省1市全链捣毁7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涉案金额870余万元。


今年9月,市局经侦总队在同行政部门开展线索研商过程中发现,一些虚开发票线索中涉及的空壳公司竟还涉及大量汽车贷款还款逾期、融资租赁消极履约等方面的民事纠纷。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为何会涉及大量民事纠纷?警方调查后循线挖出一条涉及非法信贷中介、“征信白户”、二手车商等多个环节的黑灰产业链。


经查,2020年以来,以戚某等人为首的上述6个犯罪团伙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本市注册成立多家空壳公司,组织团伙成员通过社交软件发布广告,以支付2至4万元不等好处费的方式从外省市先后招揽54名无征信记录人员赴本市配合开展所谓购车业务。犯罪团伙将“征信白户”人员挂靠至空壳公司名下,为其虚构居住地址、伪造收入证明,并将这些本无购车需求的人员包装成为有购车意愿、具备信贷资质和还款能力的购车客户,诈骗贷款或融资款。


邱某等4个犯罪团伙先后组织14名“征信白户”前往4S店,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购车贷款的方式购置新车。在“征信白户”成功提车后,上述团伙会指使“征信白户”以“需将车辆开至外省市办理上牌”等借口拖延汽车金融公司办理抵押手续,并利用该间隙迅速将车辆转移至外省市出售,此后便再不履行任何还款义务,造成汽车金融公司损失100余万元,涉嫌贷款诈骗犯罪。


在实施骗取售后回租融资款的犯罪过程中,戚某等2个团伙先是与个别二手车商暗中勾结,谈妥在二手车商收到融资租赁公司打来的车款后,团伙成员就立即通过伪造各类证明材料的方式,非法解除融资租赁公司与“征信白户”之间的车辆抵押关系,并由二手车商将恢复至“征信白户”名下的车辆变卖并扣除好处费后,将剩余车款支付给团伙成员。同时,戚某等2个团伙成员会以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3至6月租金的方式营造履约假象后,消极履约恶意逃废债,造成融资租赁公司钱、车两失,共计损失770余万元,戚某等2个团伙涉嫌合同诈骗犯罪。


在骗得贷款或融资款后,戚某等6个团伙又将作案使用的空壳公司转卖给以董某等人为首的虚开发票团伙,对外虚开发票1亿余元,造成国家税款巨额损失。


头图为办案民警正在核查涉案合同。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开竣工重大工程46个、总投资超过...

从红色金融史中汲取力量,沪上社科...

空壳公司为何涉及大量民事纠纷?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