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在上海推进“五个中心”突破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海工会的实践探索看,加强工匠学院建设是促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
2017年,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共同成立上海工匠学院,近年又与临港集团、中建八局共建上海工匠学院分院。但是,在学院覆盖面、重点产业结合度、人才培养模式上仍有差距。今年两会期间,市总工会提交《关于协同推进工匠学院建设,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在现有探索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同,探索符合上海发展实际的工匠学院建设之路。
覆盖面有待提升
建议:加强部门合作 推进体系建设
虽然上海工匠学院建设起步较早,但总体规模和数量还有待提升,还未形成广泛覆盖、重点突出、分层分类成体系的工作格局。
对此,提案中提出,加强部门合作,合力推进体系建设。建议教育、人社、经信、国资、工会等相关部门形成推进合力,在现有上海工匠学院建设的基础上,在应用型高校、职业(技工)院校、国企职业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等建立工匠学院,并将工匠学院与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新型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相结合,构建“多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同时,建议各区根据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推进工匠学院建设;各企业可结合发展特点与重点需求,以工匠学院为契机,打造职工技能提升、技术创新、工匠人才培育的新平台。
与重点产业结合度需加强
建议:紧扣产业需求 强化人才供给
当前,上海工匠学院围绕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等方面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布点,与产业的结合度有待加强。
提案建议,工匠学院建设应紧扣上海市“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与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相融合。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等六大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重点行业企业建立具有产业(行业)特色的工匠学院。探索与教育、经信部门牵头的“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上海工匠学院,将职前职后教育衔接起来。
更好发挥人才培养作用
建议:推动与就业培训等工作结合
提案认为,上海工匠学院对培养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学院的课程设计需要由以往偏向工匠精神传播、理论知识传授、科技前沿拓展等向以实操和技能培训为主转变,并与深化职工创新活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结合。
因此,提案建议,推动工匠学院建设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技能提升和晋级、工匠人才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相结合。比如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工匠学院,实现育人和用人衔接,开展专业职业能力、新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实训;比如依托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资质的职业学校建立工匠学院,完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以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技能操作考核、项目攻关创新等为主要内容,探索在工匠学院推行“培训、考核、晋级”一站式职工成长成才模式,实现技能提升与等级认定的有机耦合。建议工匠学院与企业共同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聘任劳模工匠等与学院教师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和工艺研修等,推动创新成果涌现孵化、应用转化。
【相关链接】
上海工匠学院:
助力每一位劳动者能力与学历“双提升”
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共同组建了上海工匠学院,为产业工人提供了一个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机会,助力每一位劳动者能力与学历“双提升”。
据了解,上海工匠学院以非学历培训为主,同时为有学历需求的工匠提供学分。学院积极打造“工匠研修班”等品牌项目,设置了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两大课程模块,为工匠量身定制课程,让学员们在接受最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开启创新思维,助力每一位学员都“把毕业论文写在岗位上”。
上海工匠学院临港分院:
探索建设“双元制”特色产业学院
2022年9月29日,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与临港集团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推进临港“双元制”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临港新片区“30分钟技能人才培养圈”。
同日,上海工匠学院正式开设临港分院,结合临港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实际,通过举办“工匠研修班”“匠心学堂”“工匠学历班”,依托上海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建立一批临港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
为建筑行业培养顶尖技术工人
2023年3月,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上海市鲁班学院揭牌成立。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和上海市鲁班学院,其培训对象重点聚焦于建筑行业。其中,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面向行业内产业工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建立优秀技能人才库,加快培养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所需的紧缺技能人才。上海市鲁班学院将通过教育培训、课题研究、技术创新、论坛交流等方式,开发职业(工种)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库,打造建筑行业技能人才产学研基地、行业人才交流平台和“鲁班精神”传播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