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河旅游上海市区段已经开发利用得当,成为都市旅游资源新景观。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民革上海市委提交一份《关于开展苏州河全流域旅游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建议开展苏州河全流域旅游,进一步促进苏河旅游水岸联动。
2022年9月,苏州河开通水上旅游产品后,沿岸各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高品质节庆赛事活动。但据民革市委调研了解,从苏州河上海流域情况看,实现全线贯通的工作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比如,目前对苏州河关注度市区热,郊区冷。苏州河水上旅游16个游船码头,全部集中在42公里长的市区段,而闵行、嘉定、青浦等郊区段几乎没有一处游船码头和相应的景观设施的建设项目立项。苏州河的郊区段,少有人关注,显得冷冷清清,建设项目投入少,也没有讲好苏州河的故事。
苏河沿岸亲民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据观察,市民在苏州河岸边散步、跑步或者骑行,一路上,可供歇脚、补水、简餐的驿站、售卖点分布不均衡,给市民带来不便。岸边台阶、桥梁阶梯旁的坡道过于陡直狭窄,残疾人、老年人的车子几乎无法通行;供残障人士使用的语音、盲文、手势之类的辅助设施比较稀缺。
此外,苏河水上旅游与岸上文化创意活动互动效应较弱。苏河两岸沿线有如此众多的园区、商场、公共绿地、校区等公共空间,适合开展互动的点和内容相当丰富,但是还没有完全串珠成链,有的地区岸上资源丰富,工业遗存项目、红色资源保留较多,但与水上游览的互补互动效应较为薄弱,无法生动演绎苏河文旅历史、人文情节故事,形成旅游新景观。另外,苏州河沿岸景观绿化纵横交错的观赏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民革上海市委指出,要重点规划最后十余公里苏州河的岸线贯通。苏州河最后十余公里流经闵行、嘉定、青浦三区,沿线有不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如华漕、黄渡、华新、白鹤、赵屯等,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相当丰富。
同时,要强化最后十余公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对于这些地区的苏州河沿岸滨水空间,应该尽早植入文体游乐设施,健全服务链条,打造具有市郊古镇特色的亲水文旅活动项目,将苏州河全域旅游的热点由市区向美丽乡村、古镇延展浸润。
此外,民革上海市委还建议由政府搭建平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协会、工商联资源,更好地联合部门资源,让两岸各区的体验活动深入到每个学校、家庭。在建设维护平面绿化景观带的同时,通过美化绿化沿岸居民住宅阳台、商务楼宇飘窗,形成景观立体,打造一路繁花似锦的苏河美景。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