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老了,养老压力大了。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金可可提交建议,呼吁上海为父母60周岁以上子女增设护理假。
到2022年12月31日为止,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这意味着每100个人中就有近37位60岁以上的老人。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独生子女面临的父母照料、养老压力愈发明显。《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就规定“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20余省份已出台了具体规定,各地的护理假时长有所区别。此外,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河北、天津等地还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这一待遇。
金可可指出,上海并未设置子女陪护假,仅在市卫健委《2023年上海市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要点》和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长宁区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分别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推进相关试点,开展前瞻性立法调研”和“选择有条件的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试点”。
金可可认为,子女护理假的设置有利于应对本市深度老龄化社会,增强家庭养老保障能力,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因此,建议本市逐步探索为父母60周岁以上的子女增设护理假,适时制订相应地方性立法。可采用天津、河北、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等地模式,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护理假,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时长应有合理差别。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