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得正经赚钱太难诈骗来钱快,他拜短视频平台主播为师,专门学习新型诈骗套路;“出师”后为打响知名度“收徒”,他将作案过程进行直播,盗取钱款6万余元……
近日,经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卖游戏账号莫名被盗2万余元
晓文是个资深游戏玩家,在交易游戏账号时,她遇到一名自称未成年的买家,并私下添加了QQ沟通交易,对方随后在QQ上发来一张1999元的支付宝交易截图,声称已完成支付。
然而晓文的账号显示并没有收到这笔钱。在对方的诱导下,晓文下载了某视频会议软件,并在所谓“支付宝”客服的话术下,发出了共计约2万元的普通红包和口令红包,以此测试账号是否存在交易问题。
令晓文惊讶的是,她发出的红包在短时间内居然被很多人领走了。然而,感觉到自己似乎受骗的晓文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就又被支付宝上连续接收到的私信震惊到——4人先后通过支付宝联系到晓文,称她被骗了,并详细讲述晓文被骗的经过。
原来,竟然有人利用上述视频软件,偷偷分享了晓文的手机屏幕,并在知名短视频平台直播诈骗晓文的过程,最后两笔口令红包也被其在直播中公开了,而观看直播的人则通过口令“疯抢”了这两笔红包。有几个抢到红包的人出于善心,在支付宝上联系了晓文。其中一人更是留下微信号,并将对方直播诈骗的相关视频和短视频账号提供给晓文。
为何有人会在短视频平台直播诈骗?这种新型诈骗手法具体又是如何实施的?晓文立刻报警,一个专门诈骗的犯罪团伙随即进入警方的视野。
拜主播为师专学诈骗套路
王某待业在家,平时经常会刷各种短视频段子。2023年3月,王某偶然间浏览到有主播在视频中演示各种诈骗手段,并在线收徒。在这些主播的口中,骗子主要分为前端“渔夫”和后端“后续手”,其中“渔夫”主要是利用各种虚拟游戏账号交易平台,以支付受限为理由加QQ交易,并伪造转账截屏,诱导被害人到后端“后续手”刷流水,“后续手”则冒充官方客服,通过一系列话术在线骗取被害人的钱财。
眼看有利可图,王某拜了主播为师,学习诈骗套路。2023年4月,王某开始在网上陆续结伙干诈骗,并将骗得的大额红包和游戏账号卖掉的钱按照约定分成。
为了打响自己在诈骗界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收徒”赚钱,王某在发现晓文有可能“上钩”后,便直接在直播间里现场演示如何骗钱。他一边直播讲解各种诈骗套路,一边熟练地分享从晓文那里骗来的口令红包,让直播粉丝领取。很快,王某的直播账号遭到平台封禁,王某也随即被警方逮捕。
东窗事发后终落法网
王某到案后,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坦言自己之所以会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直播诈骗过程,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在好几个‘渔夫’QQ群上做管理员,可以帮这些做前端的人介绍做后端诈骗的人合作。等有了名气后,我就能收他们的押金和群里的茶位费,这样也能更让别人信服。”而且,每次从被害人处骗出几笔红包后,王某往往会披上其他马甲或者换一个人继续骗。
经查,2023年5月,被告人王某多次与他人结伙,在网络上寻找多名被害人向其购买游戏账号,谎称被害人账户受限无法收款,让被害人下载远程视频软件,分享手机屏幕对其远程指导,并让被害人通过在“钉钉”群内给自己发红包刷流水等方式解除账户限制。
其间,王某等人通过被害人所分享的手机屏幕中显示的钉钉建群二维码进入被害人所建的“钉钉”群,并偷偷领取被害人发送的红包钱款。经查,王某共计参与窃取4名被害人钱款,合计人民币6万余元。
闵行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嫌盗窃罪。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最终被判处上述刑罚。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