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着正版游戏同款外衣架设游戏“私服”,只要稍微“氪金”,就能在游戏里实现“升级自由”。这在部分玩家眼里的“香饽饽”,殊不知已触碰了法律红线!近日,由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况某、陈某某、李某某侵犯著作权一案获判,3名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四年不等,并各处罚金。
况某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日休闲时喜欢打游戏。2023年2月,他从游戏圈好友处获得“灵感”,将原版游戏玩家充值的比例由1:1修改为1:5,开始搭建运营该游戏的盗版“私服”。“修改充值比例在于降低玩家的成本,这样才能让玩家玩我们的游戏。”况某事后回忆。
为了能扩大吸引到的玩家规模,况某又找到陈某某,为该款游戏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并开发相应的程序,完成游戏的资金端;同时陈某某伙同李某某成立工作室,积极为该款侵权游戏做网络推广引流。截止案发,三人非法经营数额共计人民币69万余元。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3年5月,涉案游戏负责人前往派出所报案,其公司旗下游戏被一非法运营未授权的私服版本手游侵犯著作权。“网游私服一般是指未经网络游戏著作权人许可,非法获取并控制网络游戏服务端程序,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向游戏玩家提供客户端程序,私自运营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网络游戏的侵权行为。”承办检察官解释,本案中被告人况某等人的行为符合“私服”的特征,况某非法获取原版游戏的jar程序包,搭建游戏完整服务端,并将上述jar程序包小幅修改后上传至服务端,以此制作盗版游戏,该行为属于复制行为。
此外,况某三人通过QQ群、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推广盗版游戏,并向玩家提供客户端下载链接,属于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行为。检察机关认为,况某等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计算机软件作品,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2023年10月,闵行区检察院以被告人况某、陈某某、李某某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提起公诉。鉴于况某等三人自愿认罪认罚,且退缴违法所得,3名被告人最终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前述刑罚。
检察官提醒:游戏玩家应尊重并保护正版游戏的知识产权劳动成果,切莫贪图小利去玩“私服”,以避免自己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网络平台监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于“私服”的打击力度,共同维护正版游戏运营方的合法权益,营造健康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