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沪上首家国际组织学院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5-28 13:54

摘要: 5月27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来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中国目前在联合国系统在职人数仅有1336人,占比2.31%,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着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5月27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目前我国面临着国际组织人才短缺的现状。以联合国系统为例,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在联合国系统仅有1336人,仅占比2.31%,其中供职联合国秘书处的非语言类中国籍专业人员更少,甚至不足百人,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比例,在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处于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在联合国雇员5464人,占比9.4%位列第一;法国4398人,占比7.60%位列第二;非洲国家肯尼亚3660人,占比6.33%位列第三。此外,中国籍职员多以翻译、会务、后勤及维和军人为主,能够参与管理决策的中国籍管理人员很少,整体影响力有限,缺乏话语权。


2023年,《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的通知》发布,提出“特定领域急需人才精准培养计划”,要求“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布局培养对应领域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WTO首批、中国唯一的世界贸易组织讲席院校,在这些背景之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沪上首家国际组织学院。


国际组织人才要如何培养?据悉,国际组织学院将积极探索本硕博高度衔接、中英法三语结合、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联合培养、特色课程与拓展活动紧密结合、全日制培养与社会化培训相互支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在本硕博衔接方面,将以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大专业为核心支撑,探索本科、硕士、博士高度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培养模式,通过预留一定推免名额给予专项支持。在语言方面,通过开设英语、法语必修课和全英文专业课,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运用两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英、法),精通英语,并具备初步运用法语进行沟通和工作的能力。


此外,校方表示还要探索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头图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同济...

“时尚征途·设计使命”论坛举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