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黄浦检察院有个亲切的“莫阿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4-06-02 17:52

摘要: 用“检察蓝”守护每一个未成年人。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稳定一个家庭,就是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做出了努力。”在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有一位检察官总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莫阿姨”。她便是“70后”女检察官莫苇菁。


从事未检工作二十年,她始终坚持检察监督本职,不放纵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积极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司法及职能部门力量,用“检察蓝”守护每一个未成年人。


延伸检察职能

站在每个孩子的角度考虑


在同事袁雪娣看来,“莫阿姨”对于未成年的帮教和保护不仅仅局限于案内,更多是在案外。


不久前,莫苇菁团队刚处理了一起亲生父亲猥亵女儿的案件,法院已经二审判决。“常规来说案件已经审查终结,到此就结束了。但对我们莫老师而言并没有。”


由于是女儿举报导致父亲入狱,父亲对孩子可以说得上是憎恨、怨恨的,其表示不愿意再支付任何抚养费,甚至把家里的财产都清空了,导致受害未成年人没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莫阿姨’一直在联系民政局、街道等方面,奔波于多家机关单位之间来搭建平台。”袁雪娣告诉记者,因为父亲要服刑10年,期间孩子成年了,虽然不再是作为未成年人纳入未成年人检查体系,但“莫阿姨”考虑深远,觉得应该给孩子未来一个全面的经济方面的保障和考虑。


都说三分案内,七分案外。对莫苇菁而言,她的职责不仅仅是去办理未检检察官所需要的打击犯罪、保护被害人、帮教未成年人等,更多的是切身处地地站在每一个孩子的利益去考虑。以点带面、以案为例,去多角度地关注每一个孩子。


精准帮教考察

助推未成年孩子开启崭新人生


未检工作不仅是定罪量刑,更应深入探究未成年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重回正常轨道。


在对未成年人的帮教中,莫苇菁根据他们的犯罪原因和成长经历为涉罪未成年人量身订制帮教方案,联合家长、帮教基地老师和社工组成帮教小组,开展监督考察。耐心讲解法律常识、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自我心理调节技巧等。帮助他们再就学再就业。


多年来,经她帮教的未成年人数不胜数,他们脱胎换骨,或重返校园,或找到理想的工作,走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其中有近20人考上各大高校。


主动送法进校

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教育矫治,对广大的青少年群体开展法治教育,指导他们加强自我保护,远离犯罪,有着同样的迫切性、重要性。


莫苇菁带领未检团队干警们,针对青少年群体中高发案件、易受害案件以及疫情引发的学生心理、行规和校园安全的突发事件,研发各类法治课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送法进校,受众面覆盖大中小学生、家长。帮助孩子们提升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远离犯罪,也促使家长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家长的抚养监管义务。


她还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参加检察开放日、参观红色场馆、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的法治夏令营活动近100场次;制作发放校园安全、向阳花防性情、强制报告宣传画册等10000余份。


头图为莫苇菁为孩子们普法。黄浦检察院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将检察为民的好事办好,青浦区检察...

浦东检察院未检品牌创建一周年,“...

上海市检察院发布《社会治理检察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