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雨后初霁,恰如103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拨开了云雾。百年后,在党的诞生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党员代表们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上百名观众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上海新党员代表在党旗前宣誓。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铮铮誓言悟初心
7月1日上午,“牢记嘱托 再建新功”上海市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上,来自全市各地区、各系统、各领域的新党员代表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新党员代表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昂扬的精气神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新业绩。
“年轻党员要主动接过先辈们的担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外卖骑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丹作为其中一员,分享了自己入党的初心和感悟。
三年前,田丹来到上海成为了一名外卖骑手,听说许多优秀的骑手都在“蓝骑士党支部”中,便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她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我将在工作中接续奋斗,去影响和带动更多‘蓝骑士’,努力成为上海这个城市的好帮手。”田丹说。
上海新党员代表在中共一大会址前宣誓。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线上线下共庆党的生日
除了宣誓活动,中共一大纪念馆还为在党的生日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推出了“我在一大看升旗”七一特别活动、“党的生日”定点专题讲解、探寻初心之旅3.0活动;串联起沪上重要红色遗址的“初心号”红色巴士也于当天正式运行,让乘客沉浸式感受上海的红色魅力;纪念馆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还来到周边养老院及居民区,为市民送上“一大文创”联名“生日面”。
“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上半年累计接待人数突破13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守护者,我们更有责任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元的信息。”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为此,中共一大纪念馆还特别准备了一系列云端活动,例如发布微电影《薪火·1920》、舞蹈宣传片《新青年,来上海!》等,让无法来到现场的观众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七一”氛围。
“我一直知道七月一日是建党节,但还是第一次了解到为什么选择了今天作为党的生日。”南汇二中八年级的陈逸凡同学一大早就赶到了一大广场,现场的讲解让他对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的印象。尚还戴着红领巾的陈同学即将入团,他表示自己将努力学习,未来争取成为一名党员。
青年寻光追光、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和光荣之城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正是《新青年,来上海!》所想展现的。“来到兴业路,青春充满电。”薛峰说,“希望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来上海,感受城市活力和魅力的同时,也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汲取信念的力量。”
位于金雁坊的“数字一大·初心之旅”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全国首个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发布
走出中共一大纪念馆,来到不远处的金雁坊数字展馆,戴上VR眼镜,就能重回觉醒年代,置身二十世纪初的上海,亲历“伟大开端”。当天,中共一大纪念馆还推出了全国首个LBE 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数字一大·初心之旅”,为党的生日送上了一份科技含量十足的贺礼。该展览将于7月2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笔者戴上VR眼镜,体验了从“初心码头”来到二十世纪初的外滩,在数字一大导览员申小伊引导下,走到上海街头、工厂,看到工人、学生游行呐喊,争取权益,写着“工人万岁”的传单从天而降;穿过石库门里弄,来到博文女校和一大会址,一本本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环绕观众眼前。在360度环视的虚拟世界,体验者可以站在建党先驱们的对面,见证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会议召开的全过程……尾声,拨开云雾,一处处红色地标共同构造了上海这座“光荣之城”。
“数字一大·初心之旅”体验视频
据了解,去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共接待了293万观众,其中超过70%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表示,“初心之旅”正是一次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尝试,希望能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让人们触摸到有温度的革命历史。
头图为五星红旗在一大广场冉冉升起。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