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征集到约400件/套、近1000件藏品。2月19日,其中208件/套重要藏品在“载获济济——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征集文物藏品成果展示会”上亮相,展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历程。
从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使用过的手杖,早期党员干部的手稿,到近代的进步书刊;从第一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盛宣怀签署的《赈灾公文》,到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声援运动银质纪念章,再到中国第27次南极科考队员签名旗帜等见证新时代伟大飞跃的藏品,一件件文物承载了先辈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展现了时代的变迁。
文物、藏品展现时代变迁。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毅注意到,现场不仅展示了众多红色文物,也有许多记录新中国重大成就、反映上海城市发展的文物,例如上海工部局织绣大型徽标,以及他捐赠的1964年10月16日发行的《人民日报》号外,记录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要时刻。十年来,王毅共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了200多件藏品。他还透露,今年将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1935年发行的《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唱片这一珍贵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共一大纪念馆还首次赴海外征集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文献,包括社会主义研究社1919-1923年期间出版的山川均、山川菊荣主笔的《社会主义研究》等5件/套文物。“我国许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都受到过山川均、山川菊荣著作的影响。”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部征集主管嵇姝姝介绍,这些在东京旧书摊上淘到的书籍是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素材。
据统计,中共一大纪念馆藏有自鸦片战争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藏品12.8万件,其中珍贵文物2.6万多件,在文物类藏品总数中占比达58.6%。中共一大纪念馆将持续广泛征集涵盖近现代中国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代表性物证,尤其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代表性文物史料。
头图为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征集文物藏品成果展示会。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