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日前,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召开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白皮书暨第四批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图为嘉定法院受理涉数字经济案件类型分布情况。白皮书截图
白皮书显示,2023年,嘉定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数字经济案件3428件,审结3365件。其中,涉个人信息及关联人格权益保护纠纷案件、涉数据形态财产权益及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纠纷案件、涉平台经营者法定义务及相关主体权益保护纠纷案件、涉信息网络犯罪及网络灰黑产业链防治的刑事案件分别占比12.16%、53.27%、14.15%、20.42%。案由总体上呈现分布分散、类型多元、相对集中的特征。
据介绍,涉个人信息及关联人格权益保护纠纷呈现个人信息处理呈现平台化、集体性特点;名誉侵权纠纷呈现网络化、复杂性特点;个人信息及隐私权纠纷呈现多元化、隐蔽性特点。
此外,嘉定法院还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
嘉定法院表示,下一步,数字经济基地将继续优化数字经济案件分类研究体系,探索“前沿问题联合研究、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裁判规则会商共认、复合人才联合培养、市域治理数助决策”五大配套机制,孵化十大“数智无限”新质战略,拓展“理论+产业+司法”三类智库联合体的智慧应用场景,发挥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司法协作力量,将司法研究实践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密切结合,从强化司法智慧引领、强化司法供给保障、强化司法协作联动三方面开展工作,以“数智无限”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市场和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