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举行开营仪式。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共760名全国营员、76名带队老师,以及99名上海市级营员,将分成复旦大学分营、上海交通大学分营、同济大学分营、华东师范大学分营、华东理工大学分营、中船上海船舶专题营,一起经历为期7天的感悟科学精神、体验科技创新之旅。
科学家寄语上海科学营
活动现场,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代表六个分营致欢迎辞。六大分营科学家代表以视频的方式寄语营员。他们希望青少年们要读好时代之书,在怀疑中埋下追寻科学真理的种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不断求索、不断努力、不断追寻;学习科学家精神,树立科学报国理想。
在随后举行的“开营第一讲”上,国家海外优青、上海海外高层次特聘专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黄岩军作题为《汽车人的中国梦》的开营第一讲。他讲述了几代中国科学家在汽车领域孜孜不倦的努力攻关,实现国内汽车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乃至实现换道超车,成为新能源汽车领跑者的精彩故事。营员们为中国汽车人的故事所感染,纷纷表示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锻炼创新思维,用科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六大分营活动各具特色
开营仪式后,营员们正式开启了七天的科学营生活。期间,营员们将踏入美丽校园,体验科技文化活动;将聆听科学巨匠的前沿分享,与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将走进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平台,领略大国重器魅力;将穿梭在高新技术园区、科普场馆、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从科学技术、历史人文中认识上海、了解上海;将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书写一段关于成长、友谊与探索的故事。
上海科学营充分发挥各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以各学科领域为主题,开展探究性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复旦大学分营将组织校园定向、学术讲座、重点实验室参观、科研实践、朋辈互动交流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涵盖技术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兼顾不同科学领域,力图拓宽学生综合素质。
上海交通大学分营将科学基础与前沿科技结合,充分激发营员科学志趣,从生活现象出发,展示数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魅力,介绍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粒子物理等前沿科技的发展。
同济大学分营致力于为营员带来全新体验,促进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按创意工坊体验、大洋科考、智能建造、探索克隆生物、探索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智能交通等几大模块,沉浸式体验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分营将通过专家讲座、参观体验、独立探索和汇报展示的教授学习模式,感受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独特的魅力,在互动中体验科学乐趣,在探索中认识自然。
华东理工大学分营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提高科学素质,对话教学名师,畅谈科学理想,启发学术精神,导航求学发展。在活动设计中,重点突出互动性、体验性,通过丰富多彩的重点实验室参观和特色活动,体验城市温度与华理故事,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沿与方向。
中船上海船舶专题营将通过组织线下参观,体验中国船舶文化、军工文化,深入到造船生产一线,从船舶设计到钢板加工再到分段制造、船坞、码头,直观了解船舶的相关知识与制造流程,体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技术,学习和领悟工匠精神,感受爱国主义熏陶。
头图为“开营第一讲”。劳动报记者王嘉露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