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瞄准前沿和未来、聚焦硬科技赛道,“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从万余家报名企业和项目中,经过初赛、复赛、预决赛,最终脱颖而出16家硬科技细分赛道优秀科技企业,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获得小微组一等奖,上海橙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一等奖。
硬核、颠覆、前沿
上海科企锻造内生新动力
自2014年起,上海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10年后,创新策源功能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已经传导至科技创业环节。国际前沿、自主创新,正在成为上海新一批顶尖科技企业的内生动力。
“想象一下,RNA生物农药就像孙悟空拔下一根毛,变出千军万马精准打击害虫。”站在总决赛的路演舞台上,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唐雪明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在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里,“RNA杀虫剂应用于田间”榜上有名,而上海的这家科技企业早已深耕于该前沿领域。
“我们在国内率先实现了RNA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规模化生产,并获得全球首个RNA杀菌剂和中国首个RNA杀虫剂的测试登记。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在上海的科研土壤里扎根成长。”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借此摘取总决赛小微组一等奖。
“我们的高端光纤激光器就像六边形战士,能在多个领域高效作战,满足各种‘苛刻’的需求。”获得总决赛成长组二等奖的上海频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研发总监董金岩说,从量子研究到半导体制造,上海频准激光精准聚焦行业“痛点”,“我们的客户对精度、稳定性、噪声的要求非常高,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从初创走向规模化,公司在上海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中平稳前行,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开拓全球市场。
十三年与科企同行
挖掘培育未来产业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一路相伴。”上海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陈建利在总决赛分享环节中说,公司在2022年参加大赛并闯入了全国总决赛获得成长组优胜企业,“通过大赛,我们得到了政府、市场、资本的关注,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2012年,在科技部的指导下,上海率先举办了“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已成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区域各类“双创大赛”的领路者。截至2024年,大赛累计吸引超7万家科创企业报名参赛,其中,近920家企业在全国赛中斩获优秀,盛美半导体、泰坦科技、和元生物、宏力达信息等一批科技创业明星企业从大赛中走出来、强起来;超过1.7万家优质企业通过大赛获得20亿元创新资金资助,推动创新主体功能不断增强。
从比赛到平台
多方联动助推科企发展
以大赛为平台,引入多方资源,助力科技企业发展,是“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至关重要的功能。将头部企业、高质量孵化器、创投平台等纳入大赛范围,从而提升赛事影响力。除了蚂蚁集团,大赛还携手莘泽智星港、新微创源、WeStart创投大会,举办了全球生命健康概念验证大赛、国际智能传感创新大赛、WeStart TOP 100创赛。而在总决赛举行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建仪式上,11家机构成为大赛服务科技企业的新“助力”。
总决赛上,赛事主办方和复旦管理学院共同启动了“未来之星创始人训练营”,从“赛前-赛中-赛后”为参赛企业免费提供全链条式专业化服务,并提供专业精准的辅导,帮助科技企业探索发展的新路径。
头图为大赛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