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27日,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科学教师培训暨“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活动举办,来自浙江、福建、上海三地的100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和场馆科技辅导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作为2024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为主题,旨在增强教师的场馆资源教学应用能力和科学实践技能,促进学校与场馆之间的科学教育合作。学员们通过讲座报告、动手工作坊、参观见学等形式,了解上海科技馆“三馆合一”集群化发展下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输出、品牌教育项目的创新与推广,共同思考与探索馆校合作背景下科学教育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新模式。
“这次的讲座让我认识了当前科学教育的变化,人工智能进步对我们科学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来自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学员林倩倩说,“过去我们教给孩子事实性的东西,他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渠道直接获取,所以现在要重新考虑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形成主动学习力。”
为更好展示上海科技馆馆校合作成果,推广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培训期间,学员们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两座城市科学文化地标,体验了场馆原创课程和科普影片,深入探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分校两所科创教育特色学校,了解学校在青少年科创教育方面的教学理念与创新实践,为学员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交流。
学员一行还赴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实地参观与动手实践,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数字艺术等课程中体验科学教育“做中学、玩中学、创中学”的价值与乐趣。
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场馆走访、实地见学、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拓展了眼界,加深了交流,对馆校结合下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未来将把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带领青少年走进科技场馆体验多元的科学教育,共同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