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革命的星火从这里蔓延至大别山麓的安徽六安,铸就了大别山精神。两地虽相隔千里,但红色基因却一脉相承。
8月26日,“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展览以六安红色历史为主线,重点展现上海与六安之间革命思想传播和党组织建设的过程,回顾上海、六安两地星火相承之谊。
观众参观展览。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例如展览第一部分“星火燎原”聚焦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讲述了六安进步青年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参与革命事业,将革命的火种带回家乡六安,在巍巍大别山掀起大革命风暴的历程;第三部分“铁血抗战”呈现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等地进步人士来皖抗战,六安抗战志士奔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等处的珍贵回忆。在展区结尾的互动装置处,还可以详细了解十余位参加上海解放的六安籍将领和六安108位开国将军的热血生平和战斗历程。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60件珍贵文物史料,其中刘伯承穿过的皮棉裤、许继慎烈士使用过的砚台等革命先辈的遗物为首次在上海展出。这些文物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历史。
同时,本次展览也着力探索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形式上的创新突破。展览序厅以“大别山景”作为主设计元素,现场造景配合投影,动态呈现红旗漫卷、映山红遍布大别山的场景。展厅二楼以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为原型打造的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空间播放着电影《风雪大别山》;展头和氛围设计中的山石,来自当年红二十五与红二十八军合编的地方——六安金寨县汤家汇镇豹迹岩村,配合策展团队搜集的六安地区的军歌、民歌等素材,为观众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观展体验。
头图为“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