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首届“江海之间”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浦东研讨会在新场古镇举行。本届论坛邀请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各古镇的申遗负责人,共同探讨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新路径、新范式,展望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美好未来。
新场古镇申遗启动以来,浦东新区拟定对照任务清单加快推进,高质量完成制订《浦东新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等硬指标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接下来,将聚焦城市更新、空间最美、文化创新,运营好示范性文化传承典范空间,聚焦文旅融合,引进头部文旅企业,加快打造战略合作新品牌,进一步释放扩大新场古镇申遗效应,启动一体化对全区古镇保护开发利用。
研讨会上宣读了《新场古镇申遗主题报告》。报告显示,新场古镇1.48平方公里,历史文脉要素丰富,现存15万平米古建筑、98处优秀历史建筑、68座古仪门、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驳岸、59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点)和浦东派琵琶、锣鼓书、江南丝竹等国家、市级非遗。约1.4万名居民依然生活在这“活着的古镇,原住民的家”。2019年,新场古镇作为上海市的唯一代表,与江浙地区古镇共同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该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以新场联合申遗为契机和载体,当天正式启动的浦东新区古镇保护发展联盟,将新场古镇、高桥老街、川沙中市街、三林老街等浦东8处重要历史文化风貌区,纳入一体化保护发展联盟,打造全域古镇保护品牌矩阵,显著提升全区文脉保护能级。
在新场申遗推进中,浦东以新空间、新内容、新运营为抓手,推出新场盐文化馆、浦东派琵琶馆等一批颜值新、内容丰富的新空间。其中,新场盐文化馆展示的“海滨古盐文化”,是新场迥异于其它申遗古镇的重要文化特征,对于拓充“江南水乡”申遗主体的文化概念及内涵边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挖掘江南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头图为新场古镇。浦东新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