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江畔的“会客厅”,外企高管们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4-11-07 16:40

摘要: 投资中国·2024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举行。


11月6日,在第七届进博会召开之际,投资中国·2024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在位于北外滩黄浦江畔的世界会客厅举行。外企高管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未来将进一步扎根上海,实现更好的发展。


进博“全勤生”来推介上海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以上海为核心发展的跨国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不仅见证、参与了上海的蓬勃发展,也是其中的贡献者和受益者。美敦力大中华区商务运营服务部副总裁邓坚说:“我们一直深切感受到了上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与努力。”


同时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美敦力每年参加进博会,每次都有新体验、新收获。邓坚介绍,他们在进博会先后带来了近400款创新产品,其中包括近60款首秀产品。“进博会平台强大的溢出效应,让我们的创新医疗科技从展台走向临床,走近老百姓,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2024年对美敦力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美敦力公司成立七十五周年,同时也是美敦力在华耕耘的第三十五个年头。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里,美敦力以位于上海的大中华区总部为中心,持续加大在沪在华投资,构建了一条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孵化、风险投资的全价值链体系。"这不仅展现了我们对中国的高度认可和长期承诺,也彰显了我们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的决心,将积极将更多先进疗法和产品的研发、生产落户中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邓坚说。


“本届进博会我们预计将达成30多亿美元的订单,前六届达成的订单是10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较之往届,今年我们收获更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之一,同为进博“全勤生”的嘉吉在中国已经有50余年历史,拥有约50个运营点,包括销售部门、工厂、创新中心、应用中心、能力发展中心等。


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介绍,他们的展品从最初的十几款发展到近几届的超过100款,今年也有多款首发产品。


“对我们而言,全球五分之一的消费者来自中国,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样化,他们希望求新求变,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6月,经过全面升级的嘉吉上海创新中心启用,本土研发将成为全球经验。“嘉吉的投资与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上海的城市未来高度契合,我们将努力为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企业发展战略与中国市场相契合


上海是最富吸引力的城市,是很多外资企业落户中国的首选之地。这里有着现代化的设施、人性化的公共服务、高水平的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消费力的客户群体。法国欧葆庭集团来华之初,也是优先选择将总部落户在上海的。


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养老需求是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中国养老服务行业近十年得到高质量发展,养老市场是多元化的,其中既要保证社会公共保障、又要有高端服务注入新活力、引领创新。


“在多种多样的养老服务中,最刚需、最难提升的就是专业的长期照护水平,尤其是针对失能人群和认知症人群的照护。在这个领域,也正是我们在全球深耕30多年,在中国10年所积累的最强的经验所在之处。”欧葆庭中国区CEO柯烨明向记者介绍,“我们目前已经在国内开展了两家高端养老机构,其中最新开业的是位于上海宝山区的高端养老机构。我们希望将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中国的城市与更多家庭。”


迅达电梯自1980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参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迅达集团扶梯事业部全球总裁邱海告诉记者,迅达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增长,成为国内电梯和自动扶梯行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旧城改造,其中就包含老旧电梯翻新、加装电梯以及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等,这与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相吻合。”随着中国电梯“老龄化”的到来,公司不仅在2016年将亚太区工厂和总部搬到上海,还针对性扩大了维保业务,加大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发展。


在邱海看来,上海一直是吸引外资的热土,其开放友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独特的产业优势、广阔而巨大的内需市场,正是像迅达这样的百年企业看中上海、深耕中国的信心所在。


头图为活动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嘉露 摄影


摄 影:王嘉露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进博会上“中国通”|秘鲁馆工作人...

跨越山海,尼加拉瓜小伙梦想成真!...

虹口已集聚600余家绿色低碳企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