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劳动者等特殊群体司法保护,静安检察院法院签署《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出庭规范的意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4-11-12 15:06

摘要: 检法民事支持起诉对象以劳动者为主,并逐步强化对妇女、未成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


11月11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与静安区人民法院联合举行“守护特殊群体 共话司法为民”检法支持起诉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共同签署《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出庭规范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检、法职能定位,提高庭审水平和质量。


《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今,两院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仲裁)案件224件。其中2022年11件,2023年105件,2024年1月至11月共108件,案件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支持对象看,检法民事支持起诉对象以劳动者为主,占比达53%,并逐步强化对妇女、未成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建立了“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区检察院依法运用调查核实权,协助举证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调查、收集主要证据,并依托支持起诉工作室,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区法院依法审判,以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等形式,缩短案件办理周期;加强执行力度,纾缓急难愁盼。


支持起诉办理的通常是“群众身边的案件”,案件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赡养纠纷、劳动合同纠纷、人身安全保护令领域,延伸至消费者预付卡、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领域。其中,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纠纷所占比例超过一半,2024年已有77件。从规模上看,由个案办理到处置群体性纠纷,对特殊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力度不断加大,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日益凸显。


在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中,静安检察院与区总工会会签《关于建立职工权益保障协作机制》,成立全市首家基层检察院驻工会支持起诉工作室,形成“检察+工会”共治共管体系打通和弥补劳动者权益保障堵点和漏洞,并联合区人社局建立支持仲裁协作机制,形成支持仲裁三方协作共识,妥善办理涉劳动合同、追索劳动报酬等支持仲裁案件76件。如在办理一批服装公司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中,协同工会、人社等部门为40余名劳动者提供法律帮助,以支持仲裁方式促使劳动者的请求以最快速度获得支持,最终100万余元的案涉财产权益获得法律保障。


针对当前新就业形态领域突出的劳动者工资报酬、提供劳务者损害赔偿责任、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等焦点问题,静安检察院实地走访白领驿家、美团总部等,建立区、街、楼宇园区三级法律服务工作联动网,对接工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静安区三方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工会分中心,打造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劳动者法治服务和矛盾调处平台。


头图为检法支持起诉新闻发布会。静安检察院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聚焦劳动者等特殊群体司法保护,静...

长宁法院推出多元解纷十大机制,为...

2023年办理农民工支持起诉案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