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方案”助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4-12-04 17:13

摘要: 《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经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在12月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介绍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编制的《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有关情况。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区域性的文件?


张忠伟表示,因为物流具有外部性,空间尺度越大,成本降低的效果越明显。“经综合测算,长三角的物流成本相比全国是低的,但对标国际先行地区仍然比较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仍有较大空间。”


《行动方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合力破解共性问题。比如,为了打通基础设施网络堵点卡点、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行动方案》提出实施长三角铁路货运、内河水运联通工程。目前,沪通铁路二期、北仑支线复线、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宿连航道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江苏“两纵三横”干线航道基本实现联网贯通,浙北集装箱主通道年底前可实现内河三层集装箱船舶通行,江苏宿迁、安徽芜湖开通了上海直达航线。


二是优先推动共识事项。比如,发展多式联运是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降低综合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为了协同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行动方案》提出合力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线路。目前,宁波舟山港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率先在“渝甬通道”运营平台中推动中远海、马士基等船公司签发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为内陆企业减少了大量异地订舱及用箱成本;江苏淮安—上海港率先试点“以箱促链”,海运集装箱可在铁路站点“放箱直提”,“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货运时间降低了近一半;安徽开通首列合肥-上海光伏逆变器铁海联运班列,国内运输环节成本下降45%。


三是协同开展改革创新。比如,为提升口岸服务效率、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广东南亚卡航(即中国苏州-东南亚卡航专线卡车航班模式)、联动接卸等模式,降低内陆枢纽集货和通关成本。目前,三省一市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这个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从这几个角度,共同推动长三角物流面临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可以有效的进一步降低长三角的物流成本,为企业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长三角方案”助力物流提质增效降...

“大客户”拖欠百万运费后失联,实...

西井科技全球首发智能物流机器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