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受理金融案件超28万件,静安法院发布金融审判司法大数据报告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12-18 15:23

摘要: 大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6月至2024年5月,近10年间,静安区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285133件。

12月17日下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2024年金融审判司法大数据报告。大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6月至2024年5月,近10年间,静安区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285133件,审结284075件。案件数量总体呈逐年平稳递增态势,审判效率稳步提升,年度收结比基本稳定在98%以上。


据静安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傅朱钢介绍,从案件标的额看,10年间,金融案件标的额约607.58亿元,超千万大标的案件共710件,平均每年处理大标的案件70余件,呈逐年递增态势。从案件类型分布看,10年间,金融案件收案占比较高的类型为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分别为149364件、97637件和25084件。从审判质效看,历年服判息诉率维持在98%以上,平均调撤率为22.14%。随着繁简分流制度的落实以及“并案审理”审判模式改革的成功推进,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28天左右。


大数据报告还具体分析了10年间多发性金融案件成因及特点,并针对金融案件突出同质性问题及新趋势,对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监管部门分别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报告还梳理了2014年以来金融审判典型案例。比如,在一起互联网贷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某金融机构因借款人贷款逾期未归还诉至法院。审理中,因涉及互联网贷款签约,但原告却无法提供借款人提款流程页面,亦无法提供借款利率系双方合意达成的核心电子证据。为规范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并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法院最终按照双方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本案的贷款利率后作出裁判。本案在数字化金融领域树立了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审判庭庭长倪强表示,与10年前相比,金融案件呈现出非银行类融资增长、涉众型理财类及私募类金融纠纷攀升、新型复杂纠纷频现、科技迭代对金融司法的双面影响凸显等特点。


“本次司法大数据报告的发布,既是对前十年金融审判工作的回顾总结,更是今后金融审判工作不断优化推进的全新起点。”傅朱钢副院长表示,静安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牢牢把握“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的工作主线,持续推进金融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引领作用,为上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头图为发布会现场。法院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十年共受理金融案件超28万件,静...

上海首例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静安法院五年受理“民告官”案件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