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高校何为?委员呼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AI素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1-14 10:04

摘要: 上海市政协委员曹锡康呼吁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AI素养,积极应对这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教师到教学,如何重塑传统教学模式、打造多方面学习路径、不断提升自身AI能力素养?正在举行的2025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曹锡康呼吁,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AI素养,积极应对这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曹锡康在《关于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AI素养的建议》提案中提到,上海正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与实施者,提高其人工智能的素养与应用水平,不仅关乎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更是助力上海在全球人工智能赛道上持续领航、超越领跑的关键所在。


但在当前推进“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AI素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高校教师对应用AI技术的意识不足,观念更新不及时,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索应用的动力;高校教师的AI知识储备与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服务高校教师AI素养提升的平台建设相对缺乏;高校与人工智能行业企业间缺少常态化对接平台等。


对此,他从宏观政策到基层实践多角度出谋划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高校教师AI素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明确提升目标和方向,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设立专项资金、AI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同时充分挖掘高校的AI资源,建立上海市高校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或专委会,促进不同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与经验。


曹锡康还建议出台上海市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以此为依据,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AI素养培训体系。面向不同基础和类型的专业教师制定分层次的AI素养培养计划;定期举办AI教育论坛、教学沙龙,为教师提供展示AI教学创新成果的机会;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分享AI教学案例、工具和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


此外,要与人工智能产业紧密结合,深化AI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比如在企业设立教研实践基地、在高校设立产业实验室,共同开发AI教学资源及工具,为教师提供AI技术实践的机会;加强高校与海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畅通AI人才引进通道;建立定期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实现高校教师AI素养可持续发展。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发布多项重要科研成果,2024科...

还记得老师当年写的板书吗?上海4...

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