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上海入境游更火了,武康路、田子坊、新天地……老外在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邮轮旅游能不能也接住这“泼天的流量”,让上海成为喜欢坐游轮旅游的全球游客入境第一站?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递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打造上海世界级邮轮旅游目的地。
上海目前已形成“两主一备”的邮轮母港形态布局,产业区域分布于虹口北外滩、宝山吴淞口和浦东外高桥三大核心区域,具备发展成为世界级邮轮旅游目的地的潜力。但与国际邮轮港口城市相比,上海仍存在一定差距。
入境旅游人数是衡量国际邮轮港口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截至10月末,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本年度接待母港游客数约117万人次,而接待境外访问港邮轮游客数仅为2万人次,预计2024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全球邮轮港口排名将跌至第六位。此外,上海作为邮轮旅游目的地,在国际邮轮旅游市场的知名度还不高,缺乏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游的特色。
国际邮轮为何停靠少?单次停靠费用较高是重要原因。比如,以爱达·魔都号为例,在吴淞口母港的单次停靠费用约为130万元,而其停靠在日本福冈、长崎、冲绳及韩国济州等其他港口的单次费用在30-40万元左右。其中,吴淞口港口单次停靠收取的引水费、靠泊费也是其他国际港口平均水平的6-7倍,并高于天津、青岛、厦门等国内其他邮轮港口收费标准。
另外,邮轮港区内商业动能不足。等待登船时,游客可以“买买买”消费,然而本市邮轮港内部的通行区域及航站楼内大量空间未能充分开发利用。以吴淞口邮轮港为例,港区内仅有值船航站楼有一家星巴克,出关后登船通道内有少量免税店,旅客的消费体验度和满意度亟待提升。
在提案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建议,要多措并举打造“上海邮轮之旅”品牌,提升上海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知名度。比如,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利用社交媒体、旅游展会、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展示“上海邮轮之旅”的独特魅力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邮轮公司。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邮轮停靠上海港,带动岸上消费,建议参照国际费率水平,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港口经营人、代理企业、引航机构等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或者设置阶梯式的收费机制。促进港口与邮轮公司加强合作,延长访问邮轮的停靠期,便利来华外籍旅客充分享受过境免签政策,在岸上拓展演出、酒店、周边游等更多消费场景。
另外,挖掘邮轮港内商业资源。比如,以吴淞港为例,可以充分利用港区外海上世界、宝乐汇、宝龙广场等现有商业资源,并可利用在港区内现有区域增设固定商铺位。在邮轮靠泊日,鼓励邮轮公司、旅行社、附近商户在旅客活动范围内设置可移动展台作为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新平台,实现吴淞口邮轮港内外商业资源的连接与联动。同时,参考迈阿密邮轮港的经验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邮轮产业数据统计和公开机制,推动港口公司细化邮轮相关数据指标及统计维度。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