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月6日,记者从闵行区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获悉,今年,闵行区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创新举措。会上还发布了《闵行区聚焦提升企业满意度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共24项改革任务、150条改革事项,开启了闵行第八轮营商环境改革新篇章。
闵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2月5日,上海市发布了第八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闵行区在全面承接市级任务的基础上,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结合闵行实际,制定出台了闵行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据悉,闵行区的这轮营商环境改革共四个特点:一是注重问题导向,提升企业感受。聚焦融资、用工、涉企检查、政策服务等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企业评价为第一标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努力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例如,在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闵行区在连续三年发布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的基础上,今年将总额度从200亿元提增扩容至500亿元,同时加强金融服务支撑,拓展融资服务中心专窗的普惠金融顾问咨询、小微企业首贷续贷、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增信服务等功能,设立一批融资信用服务线下工作站点,将金融服务延伸至重点园区。
再如,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闵行区今年将制定发布大零号湾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目录并探索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创新“政府+企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今年新增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3500人次,高质量建成60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为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提供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帮扶、创业指导等服务。
促进招商服务一体联动
二是注重系统推进,发挥营商合力。对标世行标准,加强营商环境改革的整体谋划,着力推动政策效能、要素保障、服务水平、监管能力的总体跃升,促进招商服务一体联动,加快形成全社会多元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共商共建共享格局。
比如,在惠企政策服务方面,加强全流程设计,政策制定出台前广泛听取企业意见,政策出台后开展常态化、立体式的政策解读,创新开展局长讲政策、科长讲流程、经办人讲案例、窗口讲办事的“政策四讲”直播、以及闵行特色“秒懂政务”微视频等政策解读方式,政策申兑时通过完善“一站式”惠企助企平台服务功能,拓展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覆盖面,通过加强对涉企政策的评估清理和指导,形成政策服务闭环管理。
三是注重闵行特色,建设品牌矩阵。围绕“一南一北”等重点营商高地和重要营商领域,打造“1+2+14+N”营商环境品牌矩阵。
其中,“1”是打造闵行区域性营商环境宣传标识,提升闵行营商环境品牌的辨识度;“2”是打造闵行南北营商环境高地,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特色营商环境高地、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科创特色营商环境高地;“14”是全区14个街镇和莘庄工业区围绕自身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打造营商环境“一镇一品”“一街一品”“一园一品”;“N”是各部门深化本领域营商环境品牌化建设,如“全市通办,闵行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投资闵行”招商引资品牌、“闵于行”助企发展活动品牌、“闵小满服务工作室”商事登记品牌、“闵闵工作室”税务服务品牌等。
推出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
四是注重基层赋能,精细服务颗粒。聚焦体制机制优化,赋能街镇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建设,深化拓展园区增值服务能力,激活发展动力。
比如,为打造畅通多元的企业诉求通道,今年闵行区将建立完善为企兜底服务闭环工作机制,由各街镇、园区形成对外一口受理、对内全链条处置的企业诉求闭环,实现企业问题“有地方说、找得到人、上得了网、看得见办”。对街镇无力解决的疑难杂症和历史遗留等问题,推行“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由相关区级部门予以协调解决,避免街镇行政力量反复低效运转。
和往年相同,伴随年度营商环境8.0方案的发布,闵行区也同步推出了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这十大举措分别是:全市首创的建设数字化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建强用好全市首家区级药品审评核查服务中心;服务南北重点区域建设的在大零号湾重点打造“海聚英才”创业城、在大虹桥创新打造企业出海综合集成服务;解决企业服务痛点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提增扩容、升级“晓法数智”人工智能法律咨询服务;优化营商法治建设的打造“四个一”法治服务闵行样板、创新构建“五一”调解组织网络矩阵;赋能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推动政务服务向重点地区和园区延伸的创新举措、建立为企业兜底服务闭环工作机制。
头图为闵行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现场。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