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破获一起特大动漫手办侵犯著作权案,警方呼吁建立“版权白名单”机制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4-03 16:55

摘要: 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自行对正版动漫形象复刻制作盗版手办后出售。


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自行对正版动漫形象复刻制作盗版手办后出售。4月3日,记者从静安警方了解到,其摧毁了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抓获汪某、韩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


日前,静安警方接市民报案称,其在某网店内购买的知名动漫雕像手办系假冒产品。经鉴定,该网店销售的多款产品与著作权人的设计图基本相同,已构成对原作的复制行为,涉嫌侵犯著作权。


初步调查发现,自2021年1月起,汪某在未经著作权方授权的情况下,通过雇佣韩某担任主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产品仿制活动。该团伙通过绘制设计图纸、3D建模打印原型、开模量产等工业化流程,系统性仿制多款知名动漫角色雕像产品。其销售网络主要依托吴某、包某等人运营的多家线上店铺进行分销,并按销售额10%-20%的比例向代理方支付服务费用。经查证,涉案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侵权商品17000余件,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还查明该团伙作案呈现高度专业化等特征:“设计师”韩某负责从原版动漫画和正版手办中提取细节数据,利用3D扫描技术生成高精度模型,再通过树脂打印制作样品。为提升仿真度,汪某甚至委托某工厂对模具进行电镀处理,使产品表面呈现与正版一致的金属光泽。


盗版团伙生产销售的雕像手办在线条、色彩、形状特征或特征组合等方面与原作动漫人物形象或正品手办雕像构成实质性相似,具有非常突出的标志性和较为显著的可识别性,令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销售环节中,汪某伙同吴某、包某依托社交平台发布“限量预售”“工厂尾单”等虚假宣传信息引流并建立买家社群。警方从网店后台获悉,汪某团队制售的手办雕像价格系授权正品价的60%-80%,即使工艺相对复杂的手办雕像,售价也被压低到正品的70%以下,如一款长宽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的动漫雕像,在官方授权店的售价为5000元左右,而涉案网店的售价可以做到3000元以下。但据部分消费者反馈,这些仿制手办雕像用料和包装相对较差,一些货品在开箱验货时即存在棱角毛糙、肢体断裂等情况。


查明情况后,静安警方迅速分三路实施突击抓捕:先后本市静安区某写字楼查获设计工作室,扣押电脑、3D打印机等作案工具;在本市浦东新区一处民宅内起获库存手办800余件;在本市普陀区一处民宅内抓获正在销毁交易记录的韩某。嫌疑人到案后,静安警方从源头材料商、代工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


目前,静安区人民法院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分别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判处包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犯罪嫌疑人汪某、韩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已被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正对涉案加工厂及下游分销商展开追查。


本案暴露出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犯罪团伙利用3D打印技术降低仿制门槛,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规避地域监管。警方建议,著作权方需加强数字水印、区块链存证等防伪技术应用,电商平台应履行《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及时下架侵权商品,从源头阻断盗版假货流通渠道。


头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侵权商品。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