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上海金融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金融法院服务保障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及服务保障金融“五篇大文章”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支点。
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表示,《若干意见》是上海金融法院立足金融审判职能,主动回应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新需求,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区位优势和金融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司法优势,增强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服务的务实举措。
据了解,《若干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具体举措、配套保障三大部分,共计18条。在具体举措方面,《若干意见》分别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明确“审判理念”及“保障机制”两部分具体内容,共提出35类涉金融“五篇大文章”新类型纠纷案件的裁判理念和规则,21项具体可行的金融司法保障机制,为金融深化改革提供全方位司法支撑。
在配套保障方面,《若干意见》强调要完善金融审判执行机制,在支持临时仲裁、建设专项团队、加强执行协同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国际金融纠纷解决优选地;要凝聚金融市场治理合力,通过定期发布涉金融“五篇大文章”典型案例及系列法律风险防范报告等举措,平衡金融守正创新和风险防范;要打造国际金融司法中心,提供更加公正、高效、便捷、可预期的司法服务,助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要加强金融审判人才培养,全力打造复合型金融审判人才高地。
此次还发布了10件典型案例,旨在充分发挥裁判规则对市场的导向作用,助力金融改革和创新前沿领域的良法善治。
头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上海金融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