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 “竹节草” 强势来袭,风雨之中,上海各街镇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细致排查风险隐患。依托科技赋能下的精细化治理,城区安全底线越筑越牢,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记者从曹杨新村街道了解到,街道以智慧化手段赋能精细化管理,不仅为独居长者等特殊群体打造了“一键守护”的温情闭环,更通过智能监测与网格力量的无缝联动,将“看不见”的地下隐患转化为“看得见”的快速行动。
数字化科技赋能,传递出人性化服务的社区温度。7月29日,金梅园居民区一位独居吴阿姨突感不适,狂风暴雨中难以出门就医。危急关头,她按下家中的“一键通”装置发起求助。智慧平台瞬间触发预警并联动响应,“平台预警-通知家属-应急联动-医院对接”四级联动。更令人安心的是,“一键通”专员全程通过通话陪伴阿姨,细致安抚其情绪,直至安全抵达医院开始检查。
同时,有“智慧哨兵”加持,街道的城市运维实现了精准调度。其中,武宁综合网格利用共建资源,接入普陀区市政养护公司的智慧雨水监测系统,第一时间识别淤堵风险。7月30日午间,系统发出兰溪路某段管网异常警报。常务副网格长俞放立即带领网格员奔赴现场,高效清除了堵塞雨水井的塑料袋与落叶,成功避免了道路大面积积水险情。
街镇多一步准备,居民就多一分安心。记者获悉,普陀长征镇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对辖区内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玻璃幕墙、绿化树木等进行地毯式巡查及时消除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对道路、园区、小区内的排水管道进行疏通,督促检查防汛设备和物资做好防范台风的准备。累计已排摸辖区树木5800余棵,加固树木66棵,修剪21棵,加固店招店牌4块,拆除店招店牌4块,排查无人门面房20间,关闭雨棚178处,排除安全隐患13处。
桃浦镇牵头组织对几处农民老宅开展转移安置,截至7月30日上午10时,已转移安置64人,其中金光老宅26人转移至文达学校,新杨老宅38人转移至新杨村党群服务中心。
头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清除堵塞雨水井的塑料袋与落叶。曹杨街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