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二十届“银蛇奖”颁奖典礼于8月10日举行。本届评选共诞生26位“银蛇奖”得主与15位提名奖获得者。
“银蛇奖”由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主办,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奖励40周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
本届“银蛇奖”申报者呈现出层次水平高、技术实力硬、临床能力强、创新活力足四大显著特点。109名申报者中,博士占比超八成,达90人;25人为正高级职称,66人为副高级职称,专业素养扎实;12人入选“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还有41位省部级人才。绝大多数申报者持有新型实用技术专利或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有多位专家在大病重病、疑难疾病诊疗领域拥有大量成功救治经验,实践能力过硬。
最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肿瘤与肝移植外科孙云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徐汉辰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他们的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获颁“银蛇奖”特别荣誉奖。
孙云帆深耕肝胆良恶性肿瘤诊治领域,主刀或作为一助完成各类肝胆外科手术2000余例,在国际上率先发现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首次从单细胞尺度揭示原发性与复发性肝癌的生态系统差异,阐明肝癌复发的免疫逃逸机制并发现新治疗靶点,相关成果已指导临床精准治疗;他还入选“科技启明星”“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计划,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持有9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7项转化金额达3000万元。
徐汉辰则专注于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率先开设全国首个“结直肠炎癌转化病证结合防治专病门诊”,在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及结直肠癌综合治疗领域取得系列突破。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3篇入选“高被引论文”,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
自1989年设立以来,“银蛇奖”已成为上海医学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不少获奖者已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据不完全统计,677位获奖者中,走出了9位院士,诞生了一批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许多人担任了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学术团体中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他们还荣获了近百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6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成果转化金额超2亿元。
第二十届银蛇奖获奖者名单
一等奖(2 名)
孙云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徐汉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二等奖(11名)
张明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余山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文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吴震杰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 婧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黄 琳 上海市胸科医院
许 炜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丰韬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文汇 上海市肺科医院
叶幼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许华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等奖(13名)
吉顺荣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哲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佳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阳贇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明达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吴佳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权 明 上海市东方医院
朱寅杰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宋奇翔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
张 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钟 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华 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李 婧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头图为第二十届“银蛇奖”颁奖典礼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