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违法“买分卖分”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记分制度的教育引导功能,纵容交通违法,危害道路安全。9月26日,记者从上海交管部门了解到,其在近日查获了多起“买分卖分”相关违法案件。
近日,松江交警根据交管总队提供线索,在交管支队事故处理窗口附近的商铺门口,发现有男子举止异常,来回徘徊与人搭讪,询问“是否有车辆违法需要处理”,疑似“非法中介”揽客。松江交警随即对其展开调查,发现其手机中有疑似“买分卖分”交易流水和相关替代处理交通违法聊天记录。
经审讯,该男子汤某对手机所记录中的“买分卖分”交易供认不讳。6月23日,汤某“搭讪”到需要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刘某,承诺能以1000元的价格帮其处理一起外省市“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后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当日9时许,汤某找到愿意出售驾驶证分数的汪某,双方以320元的价格就“代为处理交通违法行为”达成一致。当日10时30分许,汤某、汪某将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
目前,汤某因其在交管支队窗口附近非法揽客替代记分的行为构成了“扰乱单位秩序”违法,已被松江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刘某因“由他人替代记分累积分值达到6分”的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罚款,汪某因“替代他人记分累积分值达到6分”的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罚款,并暂扣驾驶证1个月。同时,该起替代记分的交通违法行为已被作回退处理。
无独有偶,近期青浦交警也借助日常视频巡逻,在支队违法审理窗口附近发现了一名形迹可疑、非法揽客的“买分卖分黄牛”。经调查审讯后,对该男子邓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并对相关的“买分卖分”违法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罚,对替代记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回退处理。
“为了加强对‘买分卖分’‘代记分’等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事故支队相关负责人李珂介绍。一方面,交管部门加强对交通违法窗口单位的巡查,如发现异常线索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同时针对性提高窗口人员的识疑能力,强化身份核对认证,第一时间“识假”“打假”。另一方面,其推进相关科技应用,建立大数据模型加强对日常业务监管,实现对异常数据的主动研判预警,为打击整治提供精准线索。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已查获“买分卖分”相关违法近300起,其中“非法中介”13起,行政拘留4人。
警方提示:各位驾驶员要充分认识到“由他人替代记分”“替代他人记分”均是行政违法行为,请通过正规流程处理交通违法,切勿请亲朋好友顶替处理,更不可通过代记分牟取经济利益。此外,机动车驾驶人还可以通过“12123”APP报名参加“学法减分”,在通过相应的学习和考试后可以扣减记分,每个记分周期内最高可扣减6分。
法律链接:
对于“替代记分”“介绍替代记分”等行为的法律后果,《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由他人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介绍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同时,“买分卖分”违法过程中,可能会触犯其他的法律规定,如“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扰乱单位秩序”等,当事人也要面临相应的行政或刑事处罚。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