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徐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台阶,预计突破4000亿元,总量居中心城区第一,人均GDP翻了一番,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0亿元,增量超百亿;规上服务业年均增速10.2%,属地规上工业总产值居中心城区第一。
徐汇区域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秘诀”是什么?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科创是徐汇经济的底色。
五年来,徐汇区抢抓发展机遇,全栈布局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正在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目前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占全市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上海五大基础模型均诞生于徐汇。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介绍,徐汇在人工智能发展上重点抓好科创策源、应用导向、生态支撑。
徐汇区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点燃人工智能创新“核爆点”。接续推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创新创业载体,做强算力、算法、语料、资本、人才等要素保障,已落地国家人工智能子基金等基金,规模超千亿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制造、文旅、教育、治理等15个领域,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一批高校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在徐汇聚集,全力推进原始创新,同时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16日下午,一场项目路演正在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举行。徐汇区已建设区级高质量孵化器20家,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是其中之一,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
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
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入孵企业推行科技研发的移动操作机器人,能够解决城市里外卖、快递末端配送的难点。“我们几个标杆场景都是从徐汇开始落地的。”创始人卢鹰翔真切感受到了徐汇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企业产品展示带来的便利“国外客户到漕河泾一看,我们的产品在这里行得通,那么在他们也可以复制。”
“十四五”期间,包含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在内,徐汇还打造了以生物医药为抓手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艺术传媒为引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金融科技为先导的科创金融产业集群,共四大千亿级战略产业集群。累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数、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均居中心城区第一。
投资消费大幅增长
“十四五”期间,徐汇区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固定投资总额2260亿元,较“十三五”翻番,年均增长11%;今年预计将达到560亿元。
徐汇区新一轮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面积达全区总面积44%,108个更新项目全面推进,布局大徐家汇、徐汇滨江、漕开发拓展、徐汇中城、华泾门户“五大功能区”,重大工程累计开竣工超2100万平方米。
徐汇滨江功能区“十年磨一剑”,规划、建设世界级滨水区,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新地标”,打造文旅新场景;徐家汇商全力推进圈转型蝶变,推进太平洋百货、第六百货整体更新,打造“新六百YOUNG”和“新六百HUB”两个商业综合体;依托衡复风貌区、漕河泾开发区独特优势,打造新零售“亿元商街”、元宇宙街区等特色目的地。“十四五”期间,商销总额突破8000亿元,社零总额突破1300亿元。
同时,徐汇聚集外资企业近34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外资研发中心174家,总量居于中心城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9.2%。
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徐汇区坚持财力一分增长、民生一分改善,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曹立强介绍,“十四五”末,徐汇民生投入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徐汇现有各类住宅小区985个,老旧小区占到了四分之三。通过实施“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约21万户居民从中受益。旧住房综合修缮1150万平方米,总量是“十三五”的2.7倍,覆盖近400个老旧小区,18万户居民得益。零星旧改、小梁薄板房屋总体“清零”;完成旧改征收54.4万平方米,东安一二村、长桥新村、张家弄等27个地块、9877户居民搬进新家园。实施原拆原建项目16个,涉及11.39万平方米,3100余户居民过上新生活。
宛南六村旧貌换新颜。劳动报记者于玘珺 摄影
徐汇区升级“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成40个功能复合的“生活盒子”,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1家、认知症床位1137张;在居民“家门口”建成60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210个社区睦邻点和14个“物业+居家养老”服务站,统筹物业企业与第三方专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维修、家政、护理、照料”四方面100多个服务项目,目前已完成服务4.5万单、覆盖4000多户家庭。
围绕职住平衡,徐汇区“十四五”期间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3.18万套、供应2.18万套,筹措人才公寓1.4万套,提供“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308张,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供应体系。在鑫耀中城、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项目开发时充分考虑产业人口居住需求,规划建设了超20万方的居住空间,让这些地方既宜业也宜居。
“十四五”期间,徐汇区聚焦“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目标任务,锻长板、扬优势、优布局、强功能,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人民城市建设样板,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徐汇范例”。
头图为模速空间。资料图 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