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级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以惊人的“加速度”推动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产业集群到国际合作,徐汇区正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升级的核心引擎。
4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徐汇区模速空间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笔者自徐汇区获悉,当前,以模速空间为“核爆点”,徐汇区17家人工智能“明星”企业,合力构成了涵盖AI核心技术研发、底层算力支持、应用场景开发和技术商业化的完整生态链。
“北斗七星”引领行业
作为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地,今年年初,徐汇区正式发布了“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模型能力跃升、场景应用牵引、孵化范式升级、产业集群倍增、国际合作拓展等十项重点行动,以模速空间为“核爆点”,持续优化“1+3+X”全域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截止目前,徐汇区已经汇聚稀宇科技、商汤科技、阶跃星辰、无问芯穹、星纪魅族、特赞科技和斑马智行七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形成“北斗七星”矩阵,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协同”的闭环生态。
模速空间入驻企业无问芯穹通过创新算力集群与调度技术,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高成本效率解决方案,成立仅仅24个月就成为估值数十亿的准独角兽企业;成立不到四年,稀宇极智(MiniMax)研发出的文本、语音、音乐、图像及视频等自研多模态大模型综合能力均位于全球第一梯队;专注于基础大模型技术的阶跃星辰在两年时间内自主研发了五大类、全体系的基础大模型矩阵,已累计发布了15 款多模态大模型,是国内基座模型种类最全面的公司之一。
人工智能的潜力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体现在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北斗七星”从消费终端到内容创作、智能出行都有布局。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布局AI基础设施的企业,商汤科技正力争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应用生态,逐步惠及更多行业;星纪魅族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眼镜等产品中,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和智能硬件之间的算力、数据、应用共享式,构建出便利的AI科技生活场景;特赞科技则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医药、工业制造、汽车、金融等行业带来企业内容数字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升级。
“北斗七星”标杆企业正从技术纵深、普惠应用、产业融合等三大维度,展现出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未来的前进力量。
模速空间内的智能产品体验中心。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产业生态“群星闪耀”
以“模速空间”为代表的徐汇高质量孵化器,正不断吸引着全球顶尖企业、创新人才和资本汇聚,并在区域内形成了全球领先的AI创新生态。
“北斗七星”以外,秘塔科技、无限光年、它石智航、零唯亿思、虎博科技、矩子科技、深势科技、魔珐科技、星臻科技、青心意创等十家“群星企业”同样闪耀在各自领域,共同搭建了涵盖AI核心技术研发、底层算力支持、应用场景开发、技术商业化等在内的完整生态链。
笔者梳理发现,它石智航、零唯亿思都于今年刚刚成立,凭借创新能力迅速跻身群星行列。
由来自清华大学、华为、百度的豪华创始人团队创建的它石智航,通过构建世界模型AWE(AI World Engine),开创Human-Centric具身数据引擎,实现真实世界具身数据获取能力的跨越式突破,成立仅50天后即完成了1.2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创下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天使轮最大融资纪录。
零唯亿思则是上海交通大学吕宝粮教授率领的零唯一思团队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情感脑机接口技术。零唯亿思拥有世界首个通用脑电大模型和多模态数据处理平台,开发出抑郁症、焦虑症评估系统EmoRays,可实时监测情绪健康,被称为情绪“X”光机。
未来,随着徐汇“北斗七星”模式进一步成熟,以“模速空间”孵化器为核心的AI产业集群也将持续释放聚合效应,从上海辐射至全国乃至全球。
头图为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