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岁的杨树浦水厂又添“百岁好友”,“红色血脉”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温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8

摘要: 百年时光悄然流转,杨树浦水厂党支部的红色根脉也在岁月沉淀中愈发坚韧。


142岁的杨树浦水厂又多了一个“百岁好友”,今年,被誉为“红色血脉”的杨树浦水厂党支部迎来了百年华诞。10月29日,制水公司党委举办了一场“百年传薪火,清水润申城”主题党日活动,在回望百年峥嵘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于凝聚奋进力量间续写使命新篇。


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从起步到发展的艰难足迹。百年时光悄然流转,杨树浦水厂党支部的红色根脉也在岁月沉淀中愈发坚韧。


回溯1883年,英商在黄浦江畔建起这座城堡式建筑,背后却暗藏剥削与压迫。1910年7月,水厂工人为求生存权利首次罢工,虽遭镇压,却点燃了工人阶级觉醒的火种。1925年,“五卅运动”的浪潮席卷上海,同年10月,中国供水行业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水厂秘密成立,从此,这暗夜火炬,组织工人罢工、传播革命思想,将水厂从“列强盈利工具”转化为“党的战斗前哨”。解放前夕,国民党败兵企图毁厂,地下党支部书记沈祥麟一句“保住工厂就是保住饭碗!”点燃工友斗志。实习工程师顾泽南冒险绘制厂区关键点位图,“秘密纠察队”日夜守护,党员黄克勤穿梭火线传递情报,葛松如机智周旋瓦解溃兵斗志……正是这批共产党人与工人群众用热血与智慧,守住了这座城市的供水生命线。


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党支部将“供水为民”作为首要使命,带领职工投身技术革新。解放初期,党员职工挖潜改造,斜管沉淀池、低程滤池相继建成,大幅提升制水能力;改革开放后,党支部推动自动化升级,80年代实现沉淀池自动化控制,90年代普及PLC技术,2004年实现SCADA远程监控,迈入信息化管理新阶段。为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所需,两次切换供水水源,供水水质持续优化;2008年建成每日36万吨深度处理系统,2020年启动建厂以来最大规模提质改造,确保300万市民用水安全。


步入数智时代后,杨树浦水厂党支部又搭建起了“技师工作室+青年创新实验室”双平台,党员骨干带头攻关数字孪生、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以数字动能构建智慧水务新生态。


在推进技术升级的同时,党支部始终珍视水厂的厚重历史。作为中国首批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水厂深度处理改造期间,党支部牵头制定“水质保证、环境保护、运营保障、文物保全”方针,创新引入BIM技术实现“边改造、边供水”,以“数字文保”让百年杨厂焕发新生。依托百年工业遗址、上海自来水科技馆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支部将遗产保护化为“人民城市”鲜活教材,通过政府开放日、“优水惠民”市民体验月等活动,20余年来向逾20万公众传递治水节水理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水厂党支部将继续以初心映清泉,用传承与担当,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为民的温情,续写着与城市、与人民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头图为杨树浦水厂内举办的“百年传薪火,清水润申城”主题党日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这里流出上海第一滴城市自来水!横...

涉及五大类,长宁发布区级机关首批...

唱支新歌给党听|倾听每一个“上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