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地下、众筹私教?不给变相违规任何机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09-10 07:35

摘要: “双减”政策不能走样。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众筹私教”等现象,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


“双减”政策推出后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对“双减”政策发自内心地称好。《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济南警方通报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针对部分地区、学校企图逃避监管的现象,有关部门发出的通知、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来得及时。


只要把工作做在事前,而非事后,就能及时识破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比如,国家对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是有明确规定的,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那些搞变相违规把戏的人,总会在“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中的“六个同时”里搞鬼名堂,浑水摸鱼,从而骗得“开办许可”。倘若监管或者审批机关能够牢牢地在“同时符合”上做得认真仔细些,那么就不会留下浑水摸鱼的机会。


事实上,一些变相违规都是在被群众举报后,才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得到查处。可见,不光要有“事前监管”,还要强调“事中监管”“事后监管”。监管者需要拿出足够责任担当。


为什么总有人想钻“双减”政策的空子?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那些在“双减”之前获得很大财富的既得利益者,包括办学者、管理者中有人心不甘,一些家长也还抱有侥幸心理,希望通过校外培训走捷径。这都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教育部及时出手,再次强调要坚决查处“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还具体列出了各种变异形态,就是为了把可能出现的漏洞彻底堵住。


“双减”政策不能走样。一定要建立辨别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实施联合惩戒,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


责任编辑:周甸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推进“双减”,要读懂家长“情绪”

“双减”之后,功利考级几时休

转入地下、众筹私教?不给变相违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