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天飞舞的蝴蝶、在河中取食水草的巨犴,偷袭营地掳走小鹿的熊,鬼魅般隐藏在树顶的猞猁……大自然中丰富的动植物画卷在孩子们面前栩栩如生地展开。
随着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读书,不再局限于由文字和插画组成的二维阅读,如今,由人声朗读、背景音乐、浸入式动画构成的三维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小读者的青睐。
在2019上海书展“陈伯吹儿童书屋”展台,躺在舒适惬意的懒人沙发上,配上一盏灯和一本好书,记者体验了一把MR(混合现实)新技术下的“未来阅读”。将书本对准VR眼镜,片刻,中国北方原始针叶林便投映在画面中。随着悠扬的音乐和人声朗读,读者仿佛置身书中的场景。
在展馆里,还有不少等候体验的家长和孩子。由于浸入式的阅读体验非常逼真,有的小读者甚至还会探出脑袋、伸出手、俯下身,试图去触摸那些画面中的草地、树木和小动物。滑稽有趣的动作,引来周围家长的阵阵欢笑声。
“我觉得这种阅读方式挺新奇的,比起传统的书本阅读,孩子也更乐意接受。”童女士告诉记者,而她10岁的儿子也站在一旁频频点头,“地上会有雪,身边还有很多小动物,真的很好玩。”小朋友说道。
除了MR带来的“未来阅读体验”,记者在展馆内还看到了AR互动“动物乐园”。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创意取自于荣获2018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绘本)奖的《动物字母表》。
在体验中,小朋友们可以涂绘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小动物,通过AR扫描让对应的英文字母跃然墙上,碰触单词还能看到动物形象,如绚丽的蝴蝶、机敏的刺猬、威猛的老虎等等。
然而,这些“未来阅读”要想真正走入普通百姓家,仍需克服不少技术上和内容上的难关。据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杨秋琳介绍,一是在技术上,目前仍没有达到很成熟的阶段,例如VR这些设备,高昂的价格和对环境的要求,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二是在内容上,把优秀的读本资源转化为动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心血,制作成本也并不低。
但是,在杨秋琳看来,虽然三维阅读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趋势,但并不代表传统阅读就是缺乏魅力的。“无论是立体化阅读还是纸质阅读,我们不是说谁会替代谁,而是成为一种相互补充的良性发展关系。”
据了解,“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是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设立,中国目前连续运作时间最长的文学奖项之一。它的前身由中国著名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先生于1981年设立。2014年,该奖项被提升为中国首个国际性的儿童文学奖项。颁奖活动于每年11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