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BBC音乐杂志誉为“世界顶尖古典吉他演奏家”,她的演出足迹横跨全球,她的音乐里蕴含着东方的诗意与西方的热情,让人想起了黄金时期的阿格里奇……12月10日,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将带着《爱的罗曼史——杨雪霏古典吉他独奏音乐会》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除了带来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作品,还将用古典吉他呈现由她改编的中国经典曲目。
杨雪霏的演出足迹横跨全球50多个国家,还曾跨界与大卫·加勒特、李健、陈奕迅等流行音乐人合作,把古典吉他带给更广泛的观众。除了展示高超的演奏技巧外,她还通过华纳EMI和环球Decca发行了多张独奏、室内乐及协奏曲唱片,以多样的形式集中展示中国音乐,并通过改编经典曲目的方式为古典吉他开拓了不少新曲目。
古典吉他与钢琴、小提琴并列“世界三大乐器”。它是独奏乐器,以演奏古典音乐作品为主,采用手指触弦发声,因此与民谣吉他、电吉他有明显的不同。古典吉他的音色细腻柔美,具有丰富的多声部和声演奏能力,这使得它对不同时期、风格、民族的音乐都能诠释自如。
至于为何选用“爱的罗曼史”作为本次音乐会的主题,杨雪霏坦言是基于和主办方的共同考量。《爱的罗曼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吉他曲,容易让人有亲近感,因此纵使音乐会选曲更侧重于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杨雪霏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个温暖的名字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吉他的亲切魅力。
在这场音乐会中,除了法雅的《磨坊主之舞》阿尔本尼斯的《传奇》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姑娘》等大众较为熟知的吉他名曲外,杨雪霏还会为观众们献上专辑里的《春江花月夜》、《丝路驼铃》、《瑶族舞曲》、《彩云追月》等一系列改编作品。
在改编过程中,杨雪霏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比如运用了新疆音乐元素的《丝路驼铃》为了表现丝绸之路上驼商行进时的欢快情景,她以一把吉他模仿出手鼓的声效,为此曲增添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彩月追月》里,她则用吉他特有的泛音、琶音等特点营造出浩瀚夜空中翔云追月、惬意悠远的意境美。此外,她还用吉他的轮指取代了《渔歌唱晚》中筝的刮奏,在《瑶族舞曲》里充分发挥吉他多声部的特色来展现细腻多变的音乐。
杨雪霏认为,吉他原本是一种沙龙乐器,私密性强,跟讲究诗情画意的中国音乐很匹配,因此很适合演奏中国音乐。与其通过炫技的乐曲收获掌声,她更希望通过这些具有中国美学与诗意的作品,更深地让吉他的美丽留在观众们的心里,并“以音乐作为桥梁,吸引世界更多关注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