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实干兴邦,革命理想高于天!《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第一集开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1-06-02 18:44

摘要: 小我的理想是否融入进了更伟大的时代交响乐中?

20世纪初,各种思潮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争论此起彼伏。我们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远大理想如何引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在《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的第一讲《革命理想高于天》中,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师何莹进行了解读。



“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


何莹以电视剧《毛泽东》中的一张剧照开始说起:1921年的湖南图书馆,一位青年正站在一张世界地图前,他背着手、微蹙着眉头,双眼炯炯有神。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每天都会走三里路来到图书馆里进行自学,他每次经过这张地图的时候都会驻足和思考良久。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在韶山、湘潭和长沙见到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目不识丁,做一世的文盲,还常常被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卖被杀。我总觉得我们青年的责任极其重大,青年的前途极其广阔。我想到这里,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在当时社会上各种主义、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已进行了很多探索,但结果却是“山穷水尽仍无路”。就在国人迷茫与彷徨、疑问与探索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与曙光。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毛泽东找到了自己心中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


不为饭碗与官职,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从何莹展示的一份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名单里不难发现,其中大都是青年人,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留日18人、大学25人。很多人是当时的富家子弟,比如沈玄庐、邓中夏、高君宇、张申府等都生在官僚地主家庭。从职业看,大部分也是当时的“高薪”,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都是教授,李汉俊、林伯渠、江浩都是政府官员,这其中还有律师、记者、编辑、报人等。


这些人之所以投身革命,一不是为了饭碗,二也不是为了一官半职,更不是为了一己之身,他们心中怀揣的是一个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理想。“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呀,他们对世界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何莹说,“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坚定信仰。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今天大家翻开党章,党章上依然鲜明地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可能大家会说,这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太远了。远大理想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勇气和潜能,成为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原因。远大的理想能凝聚人、能激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我们党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小我的理想融入时代交响乐中


在何莹看来,中国共产党崇尚理想,但不空谈理想,而是脚踏实地,实干兴邦。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回应了民族期盼。一百年来,在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强大,成长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在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勃勃生机,做到了永远年轻。


何莹鼓励所有青年人不妨思考此时的自己:100年前,在艰难的物质环境下,中国的青年一代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个时候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100年后,我们每一个小我的理想是什么?这个小我的理想是否融入进了更伟大的时代交响乐中,我愿意为了这个理想奋斗终身吗?


《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共12讲,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出版社、人民网上海频道、阿基米德传媒共同制作。自6月1日起,在FM93.4上海新闻广播《990早新闻》《市民与社会》节目播出音频党课;在学习强国、阿基米德APP、人民网上海频道、看看新闻等平台上线视频党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6月1日起!全国47家广播电台及...

“行走的党课”从渔阳里出发!跟随...

首个文艺党课“电波”开课!探寻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