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青年男女从上海渔阳里出发,溯源追寻中国革命火种!另一时空,百年前的中国爱国青年为信仰奔向莫斯科。7月14日晚,在阵阵掌声中,《红场上的红流》亮相浦东大戏院,带领申城观众与百年前的中国爱国青年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俄罗斯中国总商会、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俄罗斯俄中新时代合作中心联合主办,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而特别创作的。
当晚的活动以舞台情景剧的形式展开,以当代青年寻根上海红色印记为引线,通过与一百年前的青年一代隔空对话,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共青团员自上海出发,带着理想和信仰前往“十月革命”的故乡莫斯科学习马列主义,回国后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故事。
该剧编导吴斐儿、姜涛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曾经参与创制过《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巾帼的黎明》《那年桃花》《渔阳薪火》等多台红色沉浸式演出,但此次活动依然充满挑战。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自去年12月活动启动后,他们就开始收集、研读大量文字、实物、照片、影像等史料。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他们巧妙融入了中俄传统歌舞、历史照片和相关视频等,力求以更为现代多元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一段真实而充满青春感的故事。
“这是时隔100年的青年们的对话,是属于青春的故事,也是信仰的一次传承。希望通过这台演出,带领大家走进百年前革命先辈的青春,也为挖掘世界各地的红色足迹、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火炬提供一份学习素材。”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等也纷纷表示,此次《红场上的红流》既缅怀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革命者为寻求马克思主义和报国真理而赴苏留学的感人事迹,也讴歌了中俄传统友谊。更重要的是,演出立足上海、立足当下,让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回望历史,是一次精神力量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