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敦煌古谱为基础,《古乐新声—伊州乐》在上音歌剧院上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1-07-08 20:49

摘要: 音乐会以多媒体呈现和学术导聆为辅助,融汉族和少数民族乐器为一体进行视听演绎。

7月7日晚上,一台由上海音乐学院和东方乐器博物馆(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主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古乐新声—伊州乐印象”在上音歌剧院上演。


音乐会创作以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解译敦煌古谱为基础,以新疆艺术研究所段蔷先生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伊州摘遍》为蓝本。伊州(今新疆哈密),地处古代西域与中原要冲,是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的交通要道。多种文化在这里传播交汇与融合,为后世留下了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经由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团队与新疆艺术研究所相关专家反复研讨和重走丝绸之路新疆段的田野考察,重新编排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本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担任总策划,创作团队由国家一级作曲、上海音乐学院朱晓谷教授领衔,作曲教师苏潇副教授共同担任创作,段蔷先生弟子,中国民主促进会新疆区文艺委员会文艺支部主委王志清,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等担任学术指导,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



音乐会以多媒体呈现和学术导聆为辅助,融汉族和少数民族乐器为一体进行视听演绎,共分为《丝路雄关》、《盐池随想》、《乐舞缤纷》、《万仞雪山》、《故城回眸》、《丝雨芳菲》六个乐章,音乐会特邀新疆知名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家参与,融入新疆的(复原)羯鼓、新疆唢呐、艾捷克以及哈密地区的热瓦甫等民族乐器,由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民族乐团演绎,青年指挥家陈晓栋执棒,呈现了伊州的古风古貌,展现西域与中原文脉、交融贯通的历史特征与当代回响。


据了解,在敦煌古谱学与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方面有着深厚传统的上海音乐学院,于2019年推出了《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让数千年前的敦煌古乐得到新貌重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观众的喜爱,并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夏天已至,来一份热辣的川味文化大...

上音牵手果洛洲,《从黄河到长江》...

大型原创现代沪剧《飞越七号桥》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