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年最好的方式,是打开一本书!请收下这份2023新年书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3-01-01 19:58

摘要: 从阅读中获取安静的力量。

告别令人无法忘怀的2022年,面对崭新的2023,你的心情是焦虑还是期待,是伤感还是乐观?抑或是兼而有之?有人说,生活越慌乱、越不可控,越需要从阅读中获取安静的力量。那么,请收下小编这份书单,与我们一起阅读吧!

《圣诞假日》

作者:毛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圣诞假日》是毛姆创作生涯中期的代表作,被誉为其最佳作品之一。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极见功力,人生、艺术、爱情、政治、苦难等观念都巧妙地融进了人物的性格之中,正如博尔赫斯说的那样:“此书有着许许多多对场景和语言的细腻描写。毛姆用神来之笔,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和组合能力。”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作者:[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失明症漫记》

作者:[葡] 若泽·萨拉马戈译者:范维信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1995年写就的传世之作。作者曾是新闻从业者,比起作品情节的怪诞离奇、文字的简洁有力和引人入胜,它更加吸引人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愤怒,以及这愤怒背后的乐观,让人读后不禁思考良多。就像扉页上引用的那句话: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大医》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马伯庸一直以来,都是特别会讲故事的。《大医》自然不例外。他通过三位医者,串起时局与个体命运——哪里有疫情,就要去哪里治疫;哪里有灾害,就要去哪里救灾;哪里爆发战争,就要去哪里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作品全面展现了,何为真正的“大医”,这一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


《张文宏教授解惑奥密克戎防控日常》

作者:张文宏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沿袭易懂、好用、干货满满的前作风格基础上,聚焦人们当下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自我保护、居家康复等健康指导,希望能够解答广大民众较为普遍的疑惑,协助新冠病毒感染者尽快康复,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来。本书由“快速了解奥密克戎变异株”“如何保护自己,降低感染风险”“感染奥密克戎后的居家康复指导”“新冠疫苗接种问与答”等部分组成。


《欺骗时间——科学、性与衰老》

作者:[英] 罗杰·戈斯登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本书写给每一位对自身老化抱有好奇心的人,阐述了何为衰老、何种人会衰老以及谁能够“长生不老”,并解释了个中原因,将身体老化的全景呈现于人们眼前。在书中,罗杰·戈斯登教授从生殖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生殖力与寿命之间奇特的制衡,揭示了性激素对年轻和健康的重要性。他还解释了活细胞的衰败不是完全由物理规律支配,而是受到塑造生命的原始力量的影响,由此引出了改变该过程并阻止衰老之潮的可能性。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前景不再是不可避免的衰亡,而是巨大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希望。



《庄子评传——游世与自然生活》

作 者:颜世安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解忧心理:来自600号信箱的人生指南》

编者:乔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本书通过一来一回的书信形式,从百万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真实收到的来信中精选27封,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各位医生对收到信件予以回信,解答他们的各类困惑。聚焦最常见的、难以解决的、较有争议的生活话题,如亲子沟通、考试压力、职场PUA、身材焦虑、慢性疾病等,涵盖男女老少各个不同层面。从一个个真实温情的故事中学会各类专业心理知识,教你以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

作者:金哲为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作者侧重于还原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全书将100多幅中国画背后的故事分为六种人生境遇来解读,大到王朝的兴衰更替,小到一个寻幽者的细腻情思,作者总能从古诗文集、笔记杂谈、方志族谱、书画题跋中采撷出有趣的史料,带你回到那尘封已久、富有温度的历史现场,读懂唐玄宗、韩熙载、王维、苏东坡、司马光、唐伯虎等人的内心,感受他们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喜怒哀乐。



《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史十六讲》

作者:郭雪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以文学“人物”和“书籍”的交流往来为纵横轴线,由点及面,用别具匠心的选目分章,对中日古典文学关系史进行精彩导读。人物方面聚焦于遣唐使、入宋僧侣、遣明使和清朝赴日商人对于文化与文献传播的重要作用,内容方面则着重探讨了《史记》、白居易诗、东坡诗、《剪灯新话》、《水浒传》、李渔的作品(及其形象)、《聊斋志异》等在日本的接受。注重对文学文本的细读、鉴赏、批评和美学评价。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传统神话有了新世代表达!《中国奇...

沉浸式还原大唐风韵,《唐朝诡事录...

大型活动和文艺大餐已经备齐!上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