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施拉泽·赫什阿里在中国的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登陆龙美术馆(西岸馆)。此次个展汇集了赫什阿里近期的大幅绘画新作、组合式雕塑及一件大型沉浸式声音影像装置,探索哲学、宇宙、地理、物理等相关主题。
展览以作品《气息》(2003/2013)展开叙事,这件四频道影像装置以手绘动画的方式勾勒出诵经者在吟唱不同文化祈祷词时的一呼一吸。2013威尼斯双年展期间首次亮相的《气息》,被置于一个由毛毡包裹的黑色箱匣内,四面墙壁代表指南针的四个方位,亦象征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汇。
(作品《旋涡》)
展览中的其它作品则都是赫什阿里过去三年的新作,包括以建筑结构呈现有机形态的玻璃及铝制雕塑,例如从细胞层面描绘生命生长、由九部分组成的《漩涡》(2022),以及呈水晶质感的螺旋塔《心灵》(2022)。
近期绘画则包括描绘深红内部世界的《合子》(2022年),和多幅有如刻画浩瀚宇宙的绿、蓝色调作品——从藻类、血液到空气、流水,赫什阿里用色彩模拟自然界生长的原始力量。
(作品《步出黑暗》)
展览标题象征着由根茎和潜在路径构成的一个不断扩张、长而不辞的网状脉络。现场,赫什阿里原本想要亲自做一下导赏,但在讲解了两幅作品之后,她认为,观众的自我感受更为重要,“身心准备好,沉浸到作品当中,才能领略到与众不同的地方。”
赫什阿里表示:“根茎是一张地图,一张生命的地图。这张地图实际上是大自然遵循各种进化路径、评估其潜力时留下的痕迹。因此,如果你能在心中勾画出这个网状脉络以及重新审视的过程,那么你就可以开始直面自己的思想和它所有的繁复褶皱。”
(经典作品《大地之歌》)
施拉泽·赫什阿里从1980年代开始以雕塑家的身份获得瞩目,此后她的实践逐步横跨绘画、装置、建筑、电影等多种媒介。经由40年的发展和沉淀,赫什阿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过程:她首先将颜料泼洒在画布上,任其肆意流动,留下沉积物和各种形状,再在其之上添加层层叠叠的刻印。呼气与吸气,即呼吸的物理显化,就这样被重复、叠加和交织。
(赫什阿里现场导赏)
在2000年的时候,赫什阿里曾表示:“我努力捕捉自己的呼吸,试图超越名字、国籍和文化,寻找自我存在的本质。”面纱、薄膜、迷雾构成了她作品的主要元素,希望以此对各种不同的感知模式进行视觉化的表现,在吸收科学、宇宙学为灵感的同时,也融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当代物理学和诗歌等广泛元素。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