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83组明代书画道尽“龙与士”,约20组系首次公开亮相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3-03-25 15:27

摘要: 刘益谦说:收藏,不仅仅是对艺术的喜爱,也是对历史的兴趣。

继十周年系列展之清代篇“群星璀璨时——四王吴恽与四僧书画艺术特展”后,3月24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展览展出明初到明末近三百年的书画文物83件(组),囊括了浙派、吴门画派到松江画派及同时代大家的书法、绘画及信札,涉及到的创作者近60位,均来自刘益谦和王薇的收藏。


展览总策划,龙美术馆联合创始人刘益谦称:“这次展览是龙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系列展览的重要篇章,从‘南张北齐’大展,到‘四王吴恽与四僧书画特展’,如今持续到了‘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明代出现了许多大文豪、大思想家,时至今日一直影响着后人。明代三百年,文人的思想,文人的绘画与书法,就像一座丰碑,值得我们骄傲和仰视。”


观众欣赏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并记》,绢本水墨设色,手卷,30.5×770cm,1557年。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展览以“龙与士”切入,将皇权与士大夫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解读明代社会演变的关键线索之一,也由作品讲述“士是明代最具偶像性质的形象”。


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从洪武至弘治年间,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坛,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画风为主的时代风尚。徐贲山水承董巨,笔法苍劲秀润;王绂喜用披麻兼折带皴作山水,繁复似王蒙;杜琼善水墨浅绛山水,多用干笔皴染;姚绶主要师法吴镇、王蒙,风格苍厚。他们的画风堪称吴门派先驱。


唐寅 行书七古诗卷 纸本水墨,手卷,30×262cm 龙美术馆供图


除了绘画外,作为书法在展览中也占相当比重。书法是最直接表现着作者的内在学识。此次展览除了展出文徵明、唐寅、祝允明、董其昌、王守仁、王鏊、王铎、傅山等明士书法外,还有一件明代隆庆皇帝的《行书五言诗》“剑气冲霄汉,文光射斗牛”,更见书写贯穿于文士阶层的各个生活场景当中。


开幕式上,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表示,“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包括近60位创作者,他们的生活年代跨元末和清初,囊括了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及同时代名家的书法、绘画及信札等珍贵文物,尤其是多件长达十余米的手卷,极为壮观,为我们了解明代历史、文化、世族阶层,提供了切入口。”


夏昶,《湘江春意图》,纸本水墨,手卷,32.5×921cm 龙美术馆供图


展览策展人谢晓冬在做导赏之时,忍不住练练惊叹。“明代是一个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最初以农业立国,后期商业繁荣,到17世纪全球性贸易网络开始形成时,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往中国,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支付手段。16世纪中期起,中国继宋代之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文艺复兴,通俗文学、出版业、哲学、科技和艺术得到全面发展。”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头图为画展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摄 影:王卫朋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集结近百件当代中国雕塑精品,中华...

20余件画作实为一件作品!瑞秋·...

90后艺术家张季:观者可以把自己...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