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上海游泳馆焕新归来!对标国际顶级标准,尝鲜的泳客偷偷喝了一口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3-04-02 18:41

摘要: 1983年,上海游泳馆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温水游泳馆,乘着第五届全运会举办的“东风”正式亮相。

过去,这里曾举办多项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过去,这里曾是培养出吴敏霞、陈芋汐等奥运冠军的“明星摇篮”。4月2日,徐家汇体育公园上海游泳馆正式向市民开放。这座拥有40年历史的“老馆”如今焕然一新,不仅对标国际顶级标准,更将成为上海市民的“亲水乐园”。


拆除看台,专注于服务市民


走进全新升级改造的上海游泳馆,内装和灯光营造了众多海洋元素交织的运动空间,中央泳池的波浪、入口大厅和小门厅的旋涡、休息与等候区涟漪……整体氛围自然灵动,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改建后的上海游泳馆拆除了看台,对硬件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专注于打造市民健身游泳馆和青少年专业训练场所。“市民可以直接从首层进入游泳馆,这大大地提升了游泳馆的可达性和体验感。”HPP建筑事务所联合合伙人、建筑设计总监任齐介绍,为了更加体现游泳馆的海洋元素,在主入口可以看到设计感十足的弧线型大雨棚,玻璃上可以看到气泡等立体设计,水的氛围感,外型和万体馆相互协调统一。


市民畅快游泳  徐家汇体育公园 供图


据了解,新场馆的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共有四个楼层及四个泳池,一至二层保留原标准泳池、培训池和跳水池,三层增加儿童池,三层和四层设置配套用房。层间采用流线性设计,分别以浅海、深海、海底世界来呼应不同的分区。


目前对外开放的标准泳池尺寸为50米×21米,浅水区1.2-1.6米,深水区2.1-3.1米,拥有8根泳道。置身于挑高16.85米的中庭区域,原本泳池端头封闭的墙体被改造成完整的落地玻璃幕墙,引入更多自然光线,内外空间实现连结,视觉广度得以延伸。


泳池两侧的开放休闲区取代了原本的看台,空间变得更加宽敞通透。延伸至吊顶的波浪型栏板,诠释着水的流动与韵律。泳池顶部设置了光导管,并增加了专业的泳池工艺照明,让整个空间更加明亮,提升了市民游泳时的体验感。


水质一流,管理智能化


“环境明亮,几乎没有氯气味,水温非常舒适!”试运营期间前来尝鲜打卡的泳客,对新馆赞不绝口。


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副总经理夏洁介绍,升级后的上海游泳馆采用先进的羟基自由基发生器消毒技术,在快速杀灭顽固病菌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化学品残留物,水质完全达到国际大赛游泳水质标准。此外,泳池配备了高效水过滤装置,3小时即可完成全池过滤。泳池同时配有24小时智能化在线水质监测仪器,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水质动态变化并进行实时公示,有效防止水质问题发生,保障市民健康权益。


票价比较亲民  徐家汇体育公园 供图


“试运营期间,有市民说是偷偷喝了一口水,整体水质可以说是达到了饮用水级别。”夏洁表示,场馆对安全方面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游泳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从安全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是配备了两名救生组长,22名救生员。在我们的公众泳池,每次都安排有6个安全岗位和1个巡逻岗,每1个小时就会轮换一次,来保障我们市民游泳的安全。为了防止出现一些临时突发事件,我们还配备了急救设备。”


4月2日正式开放这天,天气晴朗,最高气温达到22℃,不少市民已经开始短打出行。随着天气转热,体验游泳的市民会非常多。夏洁透露,根据全市游泳场所的开放规定,人均游泳面积为2.5㎡,“我们单一时间段入场游客会控制在400人以内。”


泳客刷手环入场  徐家汇体育公园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智能化管理方式,场馆柜控数据与手环回收机数据实现联动,智能手环随取用、用柜记录可追溯,泳客归还手环时即释放清柜,有效避免占柜现象。


带着儿子刚刚游泳完毕的顾女士坦言,在游泳馆改造之前,自己就时常前来游泳,“印象深的地方很多,水质改善很多,环境也非常好,不再作为比赛场馆。以前光线偏暗,感觉比较压抑。现在敞亮了很多,我们也可以自主服务,刷脸刷手环识别,非常方便。”


文化传承,情怀始终如一


在试运营体验了几天之后,2日当天场馆正式对外开放,市民余先生直接办了一张年卡。“我就住在附近,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天天来。”余先生说,以前自己没少在这里看比赛,对市民开放之后,自己从2003年进场游泳,已经在这里游了整整20年,“这里改造装修期间,我们很多朋友去徐汇游泳馆,现在都要回来了。”


确实,上海游泳馆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情怀的场馆。1983年,上海游泳馆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温水游泳馆,乘着第五届全运会举办的“东风”正式亮相,并承担了两届全运会、首届东亚运动会、世界杯的游泳跳水赛举办任务。这里还承载了很多上海名将学游泳、练跳水的记忆,奥运冠军吴敏霞、火亮、陈芋汐的竞技之路均在此起步。


上海游泳馆改造前的老照片  徐家汇体育公园 供图


1988年,上海游泳馆凭借着独特的不等边六角形建筑风格和玻璃幕墙结构,被评为建国以来43座著名优秀建筑之一,并首次被载入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世界建筑史》。


2002年,上海游泳馆开始对外开放。此番经过改造焕新,场馆外立面设计延续了原设计的文脉,同时呼应周围体育馆、体育场和综合馆(万体汇)的立面竖向肌理,达到建筑单体和整体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上海重大体育设施建设硕果累累,而作为上海体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项目,徐家汇体育公园改造工程备受瞩目,随着上海游泳馆、“万体汇”、有氧公园等设施的逐步开放,市民可以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参与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飞盘、橄榄球等十余项体育运动。未来,这里也将真正成为活跃的大众体育文化聚集区,让全民健身的乐趣惠及千家万户,并进一步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贡献力量。


头图为上海游泳馆外观。徐家汇体育公园 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会声会影|上海市民文化节10周岁...

40万项活动惠及2亿人次!上海市...

我来捧场 | 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