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府、大臣到民间私藏,《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多层面再现明清书画收藏面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3-04-21 20:02

摘要: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出版。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该书首发式暨出版研讨会4月20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丛刊》集合各机构珍藏古代书画文献稿钞本,包含10种稀见书画文献,内府、私家藏目珍本,其中大量私藏非公开资料为首次披露面世。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陆蓓容选目,以最新古籍普查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寓目、版本梳理、解题撰写等研究工作,以原貌影印的方式分辑陆续出版。

初编包括不见于清内府主要收藏目录的《乾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钞本,清朝重臣曹文埴、曹振镛及翁心存、翁同龢的书画藏目,以及明清重要私人藏家、鉴赏家宋荦、法式善、金黼廷、沈铨、张丑等人的书画著录。其中有不易得见的私家藏目,也有艺林名著的稀见钞本,涵盖从内府、大臣,到民间私人藏家的书画目,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明清书画收藏的面貌。

在版本选择上,《丛刊》选择稀见的钞本、稿本原貌影印,或为首次影印出版,或可补全现有通行本的缺失,于书画史、收藏史、社会史均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通过原貌影印,保留文献原有批校、题跋、印鉴等全部细节信息,充分展现稿钞本文献的历史文物性和艺术代表性。

《丛刊》选目内容丰富、涉及甚广,其中包含诸多未曾大规模公开的珍贵史料。如曹氏父子的家藏《书画目录》中有许多御赐之作,呈现了朝廷重臣的收藏面貌,体现出个人收藏的政治性。相比之下,翁氏父子书画目录中的近人之作尤多,是观察晚清士大夫收藏和时代风气的重要材料。

又如翁心存《陔华吟馆书画杂物目》,实为其赴京任职期间的行李清单,书中夹有的书单、船钱单片、“托带信件”清单等细节,有裨于晚清的社会史研究。而宋氏家族《授研斋鉴藏录》记录的画作售价,则有助于了解清代书画的流通情况和藏品的散逸轨迹,是为收藏的经济因素。清人沈铨的《读画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收藏趣味,清末金黼廷《观澜阁书画题跋录》体现了江南人士的收藏趣味,是为收藏的地域性因素。

复旦大学教授吴格认为,《丛刊》的出版意味着稿钞本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中越来越受重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古籍整理规划会议上,当时还健在的顾廷龙等老一辈先生眼光非常长远,他们提出除了常用、公认的重要典籍以外,在各地图书馆,包括图书馆以外的博物馆、文管会、档案馆及其他藏书机构中,一些未曾有机会刊印出版的稿钞本往往不受重视,长期受冷落,但这其中往往就有“宝贝”,他们呼吁各地古籍工作者、出版工作者要予以重视。同时,《丛刊》的出版也是专科文献整理的新成果,对美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头图为《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上海书画出版社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极挑团全员化身“爱情画手”助力追...

多台剧目售罄、近万名观众走进剧场...

AI时代来了,人类还应该读书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