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申城演出市场高潮迭起。日前,位于长宁区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就依托2023“国际舞蹈日”推出了系列公益活动,讲座、演出、公开课、舞蹈工作坊等精彩不停,带领市民一起探索舞蹈的多元魅力。
众所周知,4月29日“国际舞蹈日”创立于1982年,其初衷在于唤起全世界对于舞蹈这门人类共同的艺术语言的重视。因此,每年此时,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都会举办一系列与舞蹈相关的公益活动,带领市民观众一同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舞中心同样备足了“菜单”。从一堂唤醒肢体的普拉提工作坊开始,不同舞种主题的活动在这个假期里逐一开启。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听一场中国民族民间舞讲座,也可以选择来一次芭蕾或朝鲜民族舞体验课。
市民参加“普拉提工作坊”。演出方供图
到了晚上,线上线下两场演出则给了观众更多样化的选择。由国际戏剧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2023国际舞蹈日”庆典演出,以“舞蹈:与自然、生活及世界的对话”为主题,线上呈现了《雀之灵》《点绛唇》《卡兰加-初始之声》《北魏飞天壁画印象》《江南》等国内外12部优秀原创作品。而在线下,由民间舞团FUEGO带来的弗拉门戈之夜《破晓》则在国舞中心大剧场与观众见面,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亲民的艺术盛宴。
其实,近年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直着力汇聚国内外顶级舞蹈剧目,推动不同层次的舞蹈艺术交流与合作,持续开展多样化的“舞空间”公益文化活动,助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其中,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牵头发起并重点打造的“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更是通过讲座、导赏、交流分享、公开课、工作坊、开放日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市民搭建了一个普及舞蹈艺术、提升舞蹈水平的艺术课堂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国舞中心“2023国际舞蹈日”庆典演出。主办方供图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延告诉记者,“‘国际舞蹈日’的创设是希望可以让不同的人因舞蹈而相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正是每一位舞蹈爱好者亲近舞蹈艺术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更多的市民走进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领略舞蹈艺术的精彩,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据悉,接下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除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舞空间”公益文化活动之外,还将陆续推出不同风格的海内外精彩舞蹈作品。仅第二季度,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就将上演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歌剧魅影》、谢欣舞蹈剧场《静地回升》、余尔格作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女性主题三部曲《20,30,40》等多部新锐作品。
此外,《热血当歌》《运·河》《门》《旗帜》《曹雪芹》等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参评剧目,舞蹈中心今年的首个国际项目瑞士——约书亚·蒙登舞蹈团《幸福的降落伞》也即将与上海的观众们见面。
头图为国舞中心“2023国际舞蹈日”庆典演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