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东馆推出虚拟数字展览项目,戴上AR眼镜即可阅人、阅城、阅世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3-10-14 18:25

摘要: 如同真正进入了“元宇宙”的世界。

身处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的展览现场,读者只要戴上轻便的AR头显设备,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瞬间进入到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过去世界与现实世界会在你的眼前交迭相融,一帧一帧百年前的珍贵文献仿佛在告诉你往事并不如烟。今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联手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推出“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项目。


“阅人”部分,选取的触发点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家族的《董氏族谱》,展出版本为清雍正间补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光训堂的刻本。谱内所涉明代人物资料颇丰,以董其昌和海上画派为开端,第一部分“海派之源”,展示董其昌、赵之谦、吴昌硕代表画作和主要成就;第二部分“华灯初上”,主要展示以京剧为主的中国传统戏剧在近代上海的变革、海派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上海电影在近代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三部分“俯仰异观”呈现20世纪中叶后上海都市音乐、建筑、绘画等海上文化融合中西的繁盛景象。


在“阅城”这一板块,从明代文人陆深家族的《陆氏宗谱》出发。现场展出的《陆氏宗谱》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稿本。陆深是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从曾祖父一代开始定居上海浦东。嘉靖十九年(1540年),陆深辞官回故里,在其旧居“后乐园”修建“后乐堂”“澄怀阁”“小沧浪”“俨山精舍”等景点。今浦东陆家嘴“花园石桥”一带即其遗址。他的后人自称“华亭陆氏”,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也因其故宅和祖茔而得名。


“阅世界”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西学东渐在上海”“开眼看世界”组成,看到中国得以立足于今日之世界,走过怎样的历史之来路。现场展出的《北岭徐氏宗谱》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肇修堂石印本。家谱研究者发现,《香山徐氏家谱》中记载了商人徐瑞珩以“荣记湖丝”参加伦敦世博会的史料,徐瑞珩的湖州丝绸还获得了展览第一名。


本次AR交互使用微软hololens 2 AR头显设备。展览以近600张图片,绘制了三条叙事主线,再通过建模和图像处理,渲染高清全息影像,在真实世界之上叠加极简主义科幻美学的数字影像。全息影像会驻留在触发展品放置的区域,当观众与其交互时,它会像真实物体一样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团队复原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观众可以触摸和转动,百年前的历史景观触手可及。AR头显设备可以让观众看到虚拟世界,同时也不会隔绝真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虚拟体验不是个人独立的“单机版”世界,当另一位观众同时戴上头显设备,两者间可以同时看到虚拟世界的展览,观众与观众、观众与馆员之间可实时产生互动,如同真正进入了“元宇宙”的世界。


头图为“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观展效果图。上海图书馆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90件国宝级汉碑善本首次集结!上...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热...

两个人撑起舞台,唱响纽约爱情故事...

首页

顶部